跳转到内容

波多马克军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波多马克军团的指挥官们于1863年的维吉尼亚州库尔佩珀合照。从左至右依序为:古弗尼尔·K·沃伦、威廉·H·弗伦奇、乔治·G·米德、亨利·J·杭特、安德鲁·A·汉弗莱斯、乔治·塞克斯

波多马克军团(英语:Army of the Potomac)是美国南北战争东部战区中联邦(北军)的主要军团。

历史

[编辑]

麦克道威(前身)时期

[编辑]

波多马克军团制建于1861年,但起始规模只有一个“”(Corps)的大小。前身为欧文·麦克道尔准将率领的“东北维吉尼亚军团”(Army of Northeastern Virginia),东北维吉尼亚军团首次大型作战第一次牛奔河之役就被南军击败,转进至华盛顿特区后,乔治·B·麦克莱伦少将显著改变了这支部队的架构。

麦克莱伦(正式编成)时期

[编辑]

麦克莱伦原本奉派指挥“波多马克师”(Division of the Potomac),包含麦克道威的东北维吉尼亚部队与约瑟夫·K·曼斯菲尔德准将的华盛顿部队。1861年7月26日,麦克莱伦合并了纳撒尼尔·P·班克斯少将的谢南多厄河谷部队,正式编成“波多马克军团”,由东北维吉尼亚、华盛顿、巴尔的摩与雪伦多亚的军力组成。军团起始兵力有四个军,但在半岛会战后,兵力耗减至两个军左右。第二次牛奔河之役联邦约翰·波普的“维吉尼亚军团”被南军击败,维吉尼亚军团解散,大多数兵员又并入本军团。

波多马克军团与北维吉尼亚军团

[编辑]

波多马克军团一直在东部战区作战,主要战场为维吉尼亚州东部、宾夕凡尼亚州以及马里兰州。在内战结束后,于1865年6月28日解编。

南部邦联曾有支军团也称波多马克军团,后改为“北维吉尼亚军团”,由著名的罗伯特·李将军率领。北维吉尼亚军团主要对手就是联邦波多马克军团,两者在东部战区鏖战死斗,最后北维吉尼亚军团在阿波麦托克斯之役向波多马克军团投降,结束了美国内战。

军团著名单位

[编辑]

由于邻近美国一些北部大城,如华盛顿、费城以及纽约,波多马克军团比起其他联邦军队受到更多当代媒体的报导,这些报导为军团中相当数量的单位建立起了名气。一些个别的旅如爱尔兰旅费城旅第一新泽西旅佛蒙特旅威斯康辛黑帽旅(又称铁旅),在内战期间以及战后广为公众所知。

军级单位

[编辑]

林肯总统于1862年3月13日,开始为波多马克军团成立军级(Corps)次属单位。最初成立的军为第一军至第四军,在半岛会战后麦克莱伦又成立了第五军及第六军,这两个军由麦克莱伦指派他的心腹将领统率。 因为战争其他要求,军团增减了一些军级兵力。第四军在维吉尼亚缩编只维持军部跟一个师,然后在1862年加入第九军、第十一军,1863年建立骑兵军,在1863年军团总共有八个军(七个步兵军、一个骑兵军)。后来因为战损以及移拨兵力至其他部队,在1864年3月整编为四个军──第二、第五、第六以及骑兵军。第九军在1863年被借拨到西部战区作战,后于1864年归建。骑兵军有两个师移拨至雪伦多亚河谷,只剩第二师单独归司令米德将军指挥。

历任司令官

[编辑]
  1. 欧文·麦克道尔准将,东北维吉尼亚军团司令,1861年5月27日-7月25日。
  2. 乔治·B·麦克莱伦少将,波多马克师师长、波多马克军团司令,1861年7月26日-1862年11月9日。
  3. 安布罗斯·伯恩赛德少将,波多马克军团司令,1862年11月9日-1863年1月26日。
  4. 约瑟夫·胡克少将,波多马克军团司令,1863年1月26日-6月28日。
  5. 乔治·G·米德少将,波多马克军团司令,1863年6月28日-1865年6月28日。

主要战役

[编辑]
战役 Campaign 年份
第一次牛奔河战役 First Bull Run Campaign 1861年
半岛会战 Peninsula Campaign 1862年
七日战役 Seven Days Battles 1862年
北维吉尼亚会战 Northern Virginia Campaign 1862年
马里兰会战 Maryland Campaign 1862年
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 Fredericksburg Campaign 1862年
钱瑟勒斯维尔战役 Chancellorsville Campaign 1863年
盖茨堡战役 Gettysburg Campaign 1863年
布里斯托战役 Bristoe Campaign 1863年
雷奔之役 Battle of Mine Run 1863年
陆路战争 Overland Campaign 1864年
里奇蒙-彼得斯堡之役 Richmond-Petersburg Campaign 1864年—1865年
阿波麦托克斯之役 Appomattox Campaign 1865年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