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一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耿一伟(1969年),台湾花莲人,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1],1997至1999年赴捷克,就读布拉格音乐学院英语Prague Conservatory非语言与喜剧研究所,学习非语言剧场。[2]

从事写作、剧场评论、教学与策展,2017年参与台北美术馆和韩国光州市美术馆跨国合作交流展览“社交场Arena”。现为卫武营国家戏剧文化中心戏剧顾问(2018─),曾任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2012─2017),桃园铁玫瑰艺术节策展人(2018─2022),目前为台北艺术大学与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系兼任助理教授。[3][4]

曾于2017获颁德台友谊勋章、2019年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5],2023年获得德国歌德奖章,是首位获得歌德奖章(Goethe Medal)的台湾人。[6][7]

曾获第三届倪匡科幻论述组首奖,入选La Vie杂志“2017台湾创意力100”,著有《哲学小分队︰暴击艺术世界的45问》2024、《阅读在灵光消逝的年代里》、《文化领导力的80个关键字》、《故事创作Tips:32堂创意课》、《唤醒东方欧兰朵》、《罗伯威尔森:光的无限力量》、《动作的文艺复兴:现代默剧小史》等,译有《剑桥剧场研究入门》、《空的空间》、《布拉格画像》、《给菲莉丝的情书》等。译有《剧场与城市》、《给菲莉丝的情书:卡夫卡的文学告白》、《剑桥剧场研究入门》、《空的空间》、《布拉格画像》2007、《恰佩克的秘密花园》2002与《哈维尔戏剧选》(合译)2004。主编有《未来艺术革命手册》、《剧场关键字》与牯岭街小剧场剧场手边书系列(九册)等。[8][9]

注释[编辑]

参考来源[编辑]

  1. ^ 耿一伟. 耿一偉專欄:藝術總監的兩個工作. BAZAAR.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9). 
  2. ^ 游千慧. 耿一偉:語言說不清,就用藝術發聲. 关键评论. 2018台北文创天空创意节“名家观点”.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 
  3. ^ 耿一伟. 耿一偉/當劇場白光驅走人生昏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劇本《我們人生的最初》. 博客来阅读生活志. [2022-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 
  4. ^ 耿一偉. 报导者.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30). 
  5. ^ 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OPEN BOOK阅读志.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 
  6. ^ 凌美雪. 台灣第1人 劇場與策展人耿一偉獲頒歌德獎章. 自由时报. [2023-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 
  7. ^ 赵静瑜. 首頁 / 文化 耿一偉獲德國歌德獎章 首名台灣人膺殊榮. 中央通讯社. [2023-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 
  8. ^ 耿一偉KENG Yi-Wei. ARTALKS.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 
  9. ^ 耿一伟. 閱讀在靈光消逝的年代裡. 商周出版. 2023-07-06 [202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