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民航244号班机劫机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联民航244号班机劫机事件
一架与涉事飞机相似的苏联民航安东诺夫安-24客机
劫机概要
日期1970年10月15日
摘要劫机
地点途中
飞机概要
机型安托诺夫An-24b
营运者苏联民航
注册编号СССР-46256
起飞地巴统, 阿扎尔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乔治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经停地苏呼米
目的地克拉斯诺达尔
乘客45[1]
机组人员4
死亡1
受伤3
生还者49

苏联民航244号班机 于1970年10月14日被劫机,事件成为苏联境内首宗劫机成功的个案。[2][3]

摘要[编辑]

立陶宛裔的普拉纳斯·布拉津斯卡斯和他十三岁的儿子阿尔吉尔达斯劫持了一架自巴统出发,中途往苏呼米,最后往克拉斯诺达尔的国内航班,打算叛逃苏联。在此之前普拉纳斯已经被苏联当局以他在国营商店的经济犯罪为由分别于1955年和1965年判处囚禁。[4] 他们在这个航班里挑选了靠近驾驶舱的座位,并在起飞后的五分钟,在高空距离地面八百米的时候叫乘务员娜杰日达·库琴科把带有威胁语句的纸条交给驾驶舱人员。

字条的内容如下:

第九号命令

1. 我命令以指定路线飞行。
2. 切断无线电通讯。
3. 无法执行以上命令—死亡
(自由欧洲) P.K.Z.Tse

克雷洛夫将军。[5]

库琴科随即跑向驾驶舱方向,之后尝试以肉身挡在驾驶舱的门前并大声呼叫劫机者有武器。她随即被劫机者近距离枪击两次,当场死亡。[6]

数名机组人员亦因枪击受伤。普拉纳斯·布拉津斯卡斯声称枪击是因为机上的两名武装人员还击所造成。[7]根据俄罗斯媒体报导,布拉津斯卡斯之所以会开枪是因为有乘务员跑向驾驶室警告机师有劫机者,而当时在机上是没有武装人员的。[2] 劫机者要求飞机降落在土耳其特拉布宗

后续[编辑]

飞机降落后布拉津斯卡随即被土耳其政府逮捕[8],但土耳其拒绝引渡他们回苏联。[9] 43名乘客以及库琴科的遗体随机飞回苏联。在库琴科死后,几乎所有的苏联民航客机上都会安排几名苏联内务部的人员在内。[10] 而普拉纳斯·布拉津斯卡斯被当局判处八年有期徒刑,他的儿子也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11].在服刑两年后两父子被土耳其大赦[12]。在1976年他们从安卡拉前往委内瑞拉,两个月之后飞往加拿大,最后到达美国纽约。他们随即被逮捕,但随后允许申请政治庇护。[13]

苏联政府谴责美国赋予谋杀犯庇护权,并要求将其引渡。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以前,苏联政府一直敦促美方引渡布拉津斯卡两父子,并称美国藏匿攻击社会主义国家航班的恐怖分子。因此苏联政府对于袭击美国国民的恐怖行动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例如 阿基莱·劳伦号劫船事件[14]

在2002年的圣莫尼卡,阿尔吉尔达斯(现在名为Albert Victor White)在一次家庭纠纷中谋杀了他的七十七岁父亲普拉纳斯(当时命名为Frank White),随后被定罪。[7][15]

大众文化[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Pranas Brazinskas: unknown side of life (in Lithuani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alsas.lt. November 16, 2001
  2. ^ 2.0 2.1 Korobeinikov, Dmitry (5 December 2003), Dead on Arriv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ravda.ru
  3. ^ Scott, Erik R. The Hijacking of Aeroflot Flight 244: States and Statelessness in the Late Cold War. Past & Present. 2018, 243: 213–245. doi:10.1093/pastj/gty044 (英语). 
  4. ^ Bloody end to story of legendary hijackers. [202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5). 
  5. ^ История в фотографиях - Надежда. [202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3). 
  6. ^ Gubarev, O. Воздушный террор: хроника преступлений. М., Вече, 2006. pgs. 114-116
  7. ^ 7.0 7.1 1970 Hijacker Convicted of Murdering Fath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s Angeles Times. November 2, 2002
  8. ^ О. И. Губарев. Воздушный террор: хроника преступлений. М., Вече, 2006. стр.114-116
  9. ^ Krasnov, Vladislav (1986), Soviet defectors: the KGB wanted list, p. 125. Hoover Press, ISBN 0-8179-8231-0, ISBN 978-0-8179-8231-7
  10. ^ Раззаков, Федор. Бандиты семидесятых. 1970-1979. Litres. 2013. ISBN 5425073550 (俄语). 
  11. ^ Дмитрий Коробейников. Мертва по прибыти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Правда. RU» от 28.11.2003
  12. ^ О. И. Губарев. Воздушный террор: хроника преступлений. М., Вече, 2006. стр.142-143
  13. ^ Eric Malnic. Hijackers' Saga: Dad Slain, Son Arrested. Los Angeles Times. February 9, 2002 [December 27,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1). 
  14. ^ Ginsburgs, George and Rubinstein, Alvin Z (1993), Russia and America: from rivalry to reconciliation, p. 171. M.E. Sharpe,
  15. ^ Hijackers' Saga: Dad Slain, Son Arrest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s Angeles Times. February 9,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