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释微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释微妙法师于法国佛学院办公室

释微妙(1939年8月17日)德国教授,佛教比丘、法师、翻译家,出生于德国黑森州州的巴特阿罗尔森市,原名埃克哈德·班格特(Eckhard Bangert),1960年于泰国上座部寺院剃度出家,巴利语法名Pāsādika。

自1978年起,为法国巴黎郊区茹安维尔勒蓬市的灵山寺佛学研究院主要成员,是寺院住持释玄微大德的座上宾,并且多年在该院从事佛学研究及弘法事业。

自2016年10月起,任坐落于塞纳河畔维特里市的法国灵山佛学院院长。

自2022年9月起,任德国法兰克福佛教学院院长[1],与释法宝大德一起领导该院学术与禅修等活动。

研究生涯[编辑]

释微妙法师(中)、洛桑丹杰格西(右)、画家丹·班格特(左)

释微妙法师天资聪颖,具有语言天赋,熟练掌握德语、英语、法语、泰语,并刻苦钻研梵语、巴利语、印地语、汉语、藏语、日语,可利用这些语言从事学术研究。法师于上世纪在印度接受了学院式正规教育,1960年代在那烂陀巴利文研究院学习,1964年在菩提伽耶摩揭陀大学获得巴利文硕士学位,1974年在帕蒂亚拉旁遮普大学以《维摩诘经》为主题的研究论文取得博士学位。1975年至1977年,在帕蒂亚拉旁遮普大学教授巴利语和德语。1978年至1982年,在法国桥连城的灵山寺院研究、修行,并负责《灵山》佛学季刊的编辑与出版。1982至1993年,作为研究员在哥廷根科学院佛学研究委员会从事基于吐鲁番发现佛教文献的梵文词典编纂工作。1995年至2007年,担任马尔堡大学印度和西藏研究系名誉教授,教授巴利文、梵文、古典藏文和佛教汉语。与此同时,于1996年至2000年,在维尔茨堡大学担任印度研究教授。此外还担任波鸿鲁尔大学(2000年、2002年)的客座教授。法师还对西藏苯教的历史和文学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一直专注于早期大乘文献和声闻乘阿含的比较研究。

主要著述[编辑]

  • 《佛教的暹罗插图:关于大德觉十比丘所绘暹罗传统佛教手稿的注释》, 蒂宾根大学,埃德曼出版社1969;
  • 《〈大宝积经·迦叶品〉的法论:Mahāratnakūṭadharmaparyāya-Kāśyapaparivarta》,灵山佛教研究所刊物,1-9,1977-1979;
  • 《密宗佛教歌曲文集》,奥斯陆,1977(再版,曼谷,1986);
  • 《西藏苯教的丧葬仪式》,莱顿,1985年;
  • 《〈世亲阿毗昙俱舍释〉中的经典语录》,哥廷根,凡登霍克及鲁普雷希特出版社,1989年;统一书号:ISBN 9783525261507
  • 《龙树的〈经集〉:མདོ་ཀུན་ལས་བཏུས་པ། 版本批评》,哥本哈根,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 《法的使者:为大德释玄微七十岁华诞献礼》(与释法宝合著),巴黎,友丰出版社,1997年;
  • 《〈释微妙礼赞〉:献给释微妙比丘的文集》,(合著),马尔堡,印度学与藏学出版社,2009年。

外部链接[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