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
2006—2007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 | |
---|---|
气旋季长度 | |
首个系统形成 | 2006年10月31日 |
末个系统消散 | 2007年4月6日 |
最强风暴 | |
名称 | 泽维尔 |
• 最高风速 | 175 km/h(110 mph) (10分钟平均风速) |
• 最低气压 | 930 hPa(mbar) |
气旋季统计 | |
热带扰动数 | 15 |
热带低气压数 | 12 |
热带气旋数 | 6 |
强烈热带气旋数 | 2 |
死亡人数 | 不明 |
财产损失 | 不明 |
相关条目 | |
斐济气象局热带气旋等级 | ||||||
---|---|---|---|---|---|---|
等级 | 风速 | |||||
5级 强烈热带气旋 | ≥108节 ≥199公里每小时 | |||||
4级 强烈热带气旋 | 86–107节 158–198公里每小时 | |||||
3级 强烈热带气旋 | 64–85节 118–157公里每小时 | |||||
2级 热带气旋 | 48–63节 88–117公里每小时 | |||||
1级 热带气旋 | 34–47节 63–87公里每小时 | |||||
热带低气压 | 0–33节 0–62公里每小时 |
2006-2007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在2006年11月1日开始,并在2007年4月30日完结。
简介
[编辑]此文内容只包含在南太平洋和塔斯曼尼亚海形成的热带气旋的介绍。
热带气旋
[编辑]如果一个热带低气压在南纬0-25度,东经160度至西经120度之间增强为热带气旋的话,Nadi台风中心就会为它命名。如果一个罕有热带低气压在南纬25-40度,东经160度至西经120度之间增强为热带气旋的话,威灵顿热带气旋警报中心应从斐济名字列表取名。
强烈热带气旋泽维尔(Xavier)
[编辑]4级 强烈热带气旋(FMS) | |
4级 热带气旋(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6年10月21日-2006年10月26日 |
---|---|
强度 | 175 km/h(110 mph)(十分钟) 930 hPa(mbar) |
在10月21日,一热带低气压在索罗门群岛之东南形成。它很快便增强为一热带气旋并被命名为Xavier。它在10月24日,达到最高风速后便开始减弱,并于10月26日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
热带低气压 02F
[编辑]热带低气压(FMS) | |
持续日期 | 2006年10月24日-2006年10月29日 |
---|---|
强度 | 风力不详 1004 hPa(mbar) |
在10月24日,一热带低气压在国际换日线之东形成。它很快便受到热带气旋Xavier的影响,并于10月26日消散。
热带低气压 03F
[编辑]热带低气压(FMS) | |
持续日期 | 2006年11月1日-2006年11月3日 |
---|---|
强度 | 风力不详 1004 hPa(mbar) |
在11月1日,一热带扰动在国际换日线之东形成。它很快便增强为一热带低气压,但它在11月3日便消散了。
热带气旋亚尼(Yani)
[编辑]3级 强烈热带气旋(FMS) | |
1级 热带气旋(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6年11月16日-2006年11月26日 |
---|---|
强度 | 140 km/h(85 mph)(十分钟) 960 hPa(mbar) |
在11月16日,一热带扰动在国际换日线之西形成。它在第二天便增强为一热带低气压,再在11月22日增强为一热带气旋并被命名为Yani。它在11月24日,达到最高风速后便开始减弱,斐济于11月25日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热带低气压 05F
[编辑]热带低气压(FMS)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6年11月29日-2006年12月4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997 hPa(mbar) |
在11月29日,一热带扰动在索罗门群岛之东北偏北形成。它很快便增强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但它在12月1日便消散了。
热带低气压 06F
[编辑]热带低气压(FMS) | |
持续日期 | 2007年1月9日-2007年1月15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0 hPa(mbar) |
在1月9日,一热带低气压在国际换日线之东形成。1月16日,它转化成一温带气旋。
热带气旋思蒂(Zita)
[编辑]2级 热带气旋(FMS)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7年1月18日-2007年1月25日 |
---|---|
强度 | 110 km/h(70 mph)(十分钟) 975 hPa(mbar) |
在1月16日,一热带扰动在国际换日线之东形成。它在1月18日增强为一热带低气压。1月23日,它增强为一热带气旋并被命名为Zita。1月25日,它成为一温带气旋。
热带气旋亚瑟(Arthur)
[编辑]2级 热带气旋(FMS) | |
1级 热带气旋(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7年1月21日-2007年1月27日 |
---|---|
强度 | 110 km/h(70 mph)(十分钟) 975 hPa(mbar) |
在1月21日,一热带低气压在国际换日线之东形成。1月23日,它增强为一热带气旋并被命名为Arthur。1月26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第二天,它成为一温带气旋。
热带低气压 09F
[编辑]热带低气压(FMS)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7年2月1日-2007年2月5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997 hPa(mbar) |
在2月1日,一热带扰动在国际换日线之东形成。2月2日,它增强为一热带低气压。2月3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2月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第二天,它成为一温带气旋。
热带扰动 10F
[编辑]热带扰动(FMS) | |
持续日期 | 不详-不详 |
---|---|
强度 | 风力不详 |
由于斐济气象部门在内部编号10F时,尚未发出报告,但这个系统在斐济气象部门未及发出报告前便消散了,所以没有人知道10F的存在,但12F出现后,有人电邮斐济气象部门询问原因,他们就这样解释了。
热带扰动 11F
[编辑]热带扰动(FMS) | |
持续日期 | 不详-不详 |
---|---|
强度 | 风力不详 |
由于斐济气象部门在内部编号11F时,尚未发出报告,但这个系统在斐济气象部门未及发出报告前便消散了,所以没有人知道11F的存在,但12F出现后,有人电邮斐济气象部门询问原因,他们就这样解释了。
热带低气压 12F
[编辑]热带低气压(FMS) | |
持续日期 | 2007年3月19日-2007年3月23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998 hPa(mbar) |
在3月19日,一热带扰动在国际换日线之东形成。它在3月21日增强为一热带低气压。它在3月23日消散。
热带气旋贝基(Becky)
[编辑]2级 热带气旋(FMS) | |
1级 热带气旋(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7年3月26日-2007年3月29日 |
---|---|
强度 | 110 km/h(70 mph)(十分钟) 975 hPa(mbar) |
在3月25日,一热带低气压在万那杜之西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气旋并被命名为Becky。它在3月29日消散。
热带气旋克里夫(Cliff)
[编辑]2级 热带气旋(FMS)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7年4月3日-2007年4月6日 |
---|---|
强度 | 100 km/h(65 mph)(十分钟) 980 hPa(mbar) |
在4月3日,一热带低气压在国际换日线之西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气旋并被命名为Cliff。4月6日,它成为一温带气旋。
热带低气压 15F
[编辑]热带低气压(FMS) | |
持续日期 | 不详-不详 |
---|---|
强度 | 风力不详 |
由于斐济气象部门在内部编号15F时,尚未发出报告,但这个系统在斐济气象部门未及发出报告前便消散了,所以没有人知道15F的存在。
风暴名称
[编辑]
|
|
|
内部链接
[编辑]- 2006-2007年澳洲地区热带气旋季
- 2006-2007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
- 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
- 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
- 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
- 2006年北印度洋气旋季
- 2007年太平洋台风季
- 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
- 2007年大西洋飓风季
- 2007年北印度洋气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