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恒星/特色条目/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r images of Sun
Four images of Sun
图片来源:NASA's STEREO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电浆磁场交织著的一个理想球体。其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6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质量大约是2×103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从化学组成来看,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

太阳恒星光谱分类G型主序星(G2V)。虽然它是白色的,但因为在可见光的频谱中以黄绿色的部分最为强烈,从地球表面观看时,大气层的散射使天空成为蓝色,所以它呈现黄色,因而被非正式的称为“黄矮星”。

光谱分类标示中的G2表示其表面温度大约是5778K(5505°C),V则表示太阳像其他大多数的恒星一样,是一颗主序星,它的能量来自于氢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应。太阳的核心每秒钟燃烧6.2亿的氢。太阳一度被天文学家认为是一颗微小平凡的恒星,但因为银河系内大部分的恒星都是红矮星,现在认为太阳比85%的恒星都要明亮。太阳高温的日冕持续的向太空中拓展,创造的太阳风延伸到100天文单位远的日球层顶。这个太阳风形成的“气泡”称为太阳圈,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连续结构。

太阳目前正在穿越银河系内部边缘猎户臂的本地泡区中的本星际云。在距离地球17光年的距离内有50颗最邻近的恒星系(最接近的一颗是红矮星,被称为比邻星,距太阳大约4.2光年),太阳的质量在这些恒星中排在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