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观
编辑方向
[编辑]最近我开始参与中观条目的修定,先在此讨论编辑方向。维基的用意并不在于发表个人的意见,而是收集众人的知识,因此,我加入概论部份,希望由引用中论本文与龙树其他作品,来简单述叙内容,目的在于使条目清楚而中立化,避免原创研究。关于如来藏讨论,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章节来讨论它,在概论部份,则避免单一陈述某一派的说法。
我的主要用意不在于排拒某家学说,而是希望能:
- 把注解与本文分开,让章节变得更清楚。所谓的原创研究,是指没有提出文献根据。举例来说,中观论本文中没有提到如来藏,在前面概论的时候,就先不要把解释加入,只是直接把原文做简单解释,在后面章节再把解释部份加入。例如,空义部份,有许多家解释,其中之一是将它解释为如来藏,这样子比较符合中立观点。
- 减少中观论与中观两个条目之间的重叠性。如果两个条目内容过于接近,应该写成一个条目比较恰当。
希望大家对此提出讨论。--Alfredo ougaowen(留言)
提出我的看法。
条目目前所写的龙树菩萨思想,虽然引用了龙树著作,性质还是原创研究的描述,不符合维基要求。
从古到今,对龙树菩萨思想的注释极多,我书架上就有十几本。根据被人引用的古代大德或近代学者对龙树菩萨思想的解释来叙述龙树菩萨思想,会比自己依龙树著作写的解释更符合维基要求。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是根据的著作被佛学院或大学当教材,或是在学术会议、期刊上发表过,或是被其他当代大德引用。如果三项标准都不符合,就要考虑解释是否来自可靠来源。 Happyseeu(留言) 2013年6月6日 (四) 23:10 (UTC)
大乘三系的分类,在学术界已经被普遍采用。我建议依大乘三系,分别来解释中观。这样不同系统观点之间的差异,也容易明了。
例如龙树、提婆、佛护、月称,被宗喀巴认为是中观的正统传承,称为中观应成派。以清辩为首的解释,被宗喀巴称为中观自续派。这代表了藏传格鲁派对中观的基本架构。详见<广论>、<宗义宝鬘>、<略说四部见解>等。
藏传以如来藏融合中观的,另有对中观的解释。 这些条目都可以中立观点包括进去。没有必要争夺解释权,站在一个派的立场反对或删除另一派的解释。
稍早有人删除以缘起性空角度解释中观,这是违反维基精神的。这是宗喀巴大师的观点,应该尊重。 Happyseeu(留言) 2013年6月7日 (五) 16:14 (UTC)
有观必有所观之标的,观三界万法或法界的实相? 若观三界万法,即能了知一切缘起性空皆是是生灭法,有何中观可言(观行品第十三:“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中观是大乘佛法以龙树菩萨所说的无生法(即是法界实相如来藏)为观行的标的,方有不落两边也不离两边的中观可言,若以五阴十八界及所生法为观行的标的,必落入生灭、空有等等的两边,绝无中观可言。佛护、清辨、月称、安慧、宗喀巴、印顺等若已证无生法,所言之中观必同于与龙树菩萨之中观法同一味故。如未亲证则所言之中观唯忆测想像尔,必非龙树菩萨所言之中观义,因佛学与佛法不同故。佛法是要观行而亲证的,然佛学则否,只依文思惟、研究、考证佛经中的义理即可,不必亲证。佛法不可能经由佛学之研究而了知佛法之内容的,唯有真参实证乃知。wiki的中观是佛学吗?
中观论本文中虽没有提到如来藏,然“是故知无生”的无生不是八不中道中,唯如来藏有的“不生亦不灭”吗?一切法除了如来藏外,又有那一个法俱有中观论开宗明义的八不中道的?佛法修行者是否应“依义不依语”呢?Tsong Yue Lai(留言) 2013年8月19日 (一) 20:51 (UTC)
在 Wikipedia 上无法知道对方的实证如何。请阅读并遵守维基方针编辑,条目要引用可靠来源,不要在此发表自己的高见(您的高见请发表在更合适的地方,而不是维基),进行原创研究。
从你的发言,我理解你为什么无法接受缘起性空的道理,这是佛教空宗与有宗千百年来无法调和的根本问题。认识到自己的盲点,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空宗的主张,未必如你所想的不合道理。 Happyseeu(留言) 2013年8月20日 (二) 00:25 (UTC)
空宗与有宗的存在皆是因未断我见,故有常见与断见,两者皆是外道邪见,此皆因不解 佛在四阿含经中所说的本际、识(十因缘法中“齐识而返不能过彼”的识,非十二因缘法中的识)、我(非我、不异我的我)、如、…等等的如来藏异名故。若无本际(如来藏)存在,二乘修行者灭尽十八界后岂非成断灭空,既然一切皆空又何必修行?三法印不是明明说“涅槃寂静”吗?若涅槃还有生灭,那还能称为涅槃吗?Tsong Yue Lai(留言) 2013年8月20日 (二) 04:31 (UTC)
维基百科不是发表原创研究或原创观念的场所。请熟悉WP:非原创研究。 您的高见请发表在更合适的地方,而不是维基百科条目。 Happyseeu(留言) 2013年8月21日 (三) 01:02 (UTC)
对不起,末学以为佛法在 世尊说法完后,是不可能有所谓的原创的,若有所原创岂非 世尊所说的佛法不完整?故末学从未有原创之作亦不做佛学研究。只是不忍世尊的正法被人误解,也希望不要被人依文解义而已!佛法的胜妙非佛学研究者所能知之。引用学界的著作是否应了知其所作是否有违 佛所说?是否依法不依人、依意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Tsong Yue Lai(留言) 2013年8月21日 (三) 04:50 (UTC)
- Re. 在维基上,所谓的原创研究是指没有提供可靠引用来源。只要补足来源,应该不会有什么疑义,举例来说,“十因缘法中“齐识而返不能过彼”的识,非十二因缘法中的识”,这句话,如果举出第一手例子,说明释迦牟尼在某处说过,在杂阿含或是大般若经有记载,或是举出第二手例子,某某人,在某书上解释此段话,认为齐识而返的识,是如来藏的识,不是十二因缘的识。只要来源是公开出版品,可以让人查证,放到条目里就不会有什么争议。--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3年8月21日 (三) 05:55 (UTC)
谢谢大德的解说! 十因缘法“齐识而返,不能过彼;谓识缘名色,…”与十二因缘法“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同时集结在《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87经》( 世尊先说十因缘法继之以十二因缘法。十因缘法中的识与十二因缘法中的识一样吗?)。《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8经》有云何名?云何色? 的的解说。
佛学学者若未断我见,而以意识思惟研究佛法的著作可信吗? WIKI新手,对不起!Tsong Yue Lai(留言) 2013年8月22日 (四) 00:48 (UTC)
中观与唯识
[编辑]中观与唯识这个段落,引用的内容与中观没有太大关连,建议再增补或重写,希望有能力的朋友加入编辑。--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3年8月21日 (三) 05:48 (UTC)
这个条目单独存在的价值何在?
[编辑]相关条目如中观论,中观学派,中道已经存在,而且范围明确。各派对中观论的解释,应该属于中观论条目。中观学派对中观的解释,应该属于中观学派条目。各派对中道的解释,应该属于中道或各派的条目。中观这个条目有单独存在的必要么?
梵文Madhyamaka 指的中观学派,不是中观。英文en:Madhyamaka条目对应中观学派,英文无对应中观条目。这个条目正确对应的梵文是什么? Happyseeu(留言) 2013年8月27日 (二) 22:29 (UTC)
- Re. Madhyamaka是形容词,意思是最中的,它不是名词,它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脉络来了解。汉传佛教中,它对应到三个名词,一是中道,一是中观,一是中观派。译为中道时,代表它是最中的道路,是一种境界;译为中观时,则是缘此最中而做观修,中论为对此中之论述;对应到中观派时,则是以中观为核心理念的宗派。古代译语有它的用意在,我个人支持分立,希望其他朋友也加入讨论,提供意见。--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3年9月1日 (日) 17:25 (UTC)
中观论是龙树菩萨为破斥外道邪见(常见、断见、无因唯缘、…等)而著。中观学派则是各派对自认为中观的解释。大乘的中观是以如来藏(亦即阿含经中称本际、如、我、…等名)作为观行的标的。唯有亲证如来藏者能知其所在并现观如来藏的诸中道性。三界万法(除如来藏外)皆是无常、生灭、…,无有一法俱如如来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之中道性。中观在大乘佛法中是很重要的,非一班众生可以了知的(请参阅‘胜鬘经’)。末学支持分立。Tsong Yue Lai(留言) 2013年9月3日 (二) 21:45 (UTC)
中观与中道
[编辑]中观与中道原是一义,但因嘉祥吉藏译名,在汉传佛教中,中观成为中观派对中道的观行之意。为了避免重叠,提议此条目中,以中观派对中道的诠释为主,大乘佛教中的各种看法,则整合到中道条目。希望大家提出意见。--2013年9月21日 (六) 15:29 (UTC)
杂阿含经的"中道"梵文是"Madhyamaka"吗?
[编辑]条目加入了"释迦牟尼佛以至中(Madhyamaka)来形容他所说的中道",并引用了《杂阿含262经》来支持。这暗示杂阿含经的"中道",梵文原文是Madhyamaka。如果没有引用杂阿含262经的梵文本或学者研究说明,这个说法就缺乏根据,而是WP:原创研究。
参考此经南传的对应经,此处巴利文是"majjhena"。majjhena = ( majjha + ena ) 字尾: a<>ena 阳性%单数%具格。Pali majjha = Sanskrit Madhya. 翻成"至中"并不恰当。 Happyseeu(留言) 2013年9月23日 (一) 04:5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