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生
外观
(重定向自恩廕)
监生,雅称为太学生、博士弟子员,诸生的一种,指明清两朝,获得公家的选拔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或是取得“入国子监资格”的生员。监生出国子监之后,有任官的资格。
清代国子监学生依来源身份,肄业分为监生和贡生,乾隆以前对监生严格考试,后仅存虚名,未必在监读书。一般未入府、州、县学或未经正途科举而欲应乡试、仕官者,须以捐献银钱取得例监出身。
简介
[编辑]明代监生分四类:举监、贡监、荫监、例监。清代监生分四类:恩监、优监、荫监、例监。
明代举监,是指参加会试落榜之举人,由翰林院选择入国子监读书者,称“举监生”,事实上是举人,而非普通的生员。
贡监,是指以贡生身份入国子监读书者,称为“贡监生”。
例监,是指因朝廷有事,财政不足,官员子弟以捐纳“援例报捐”、“捐资入监”,取得监生资格者,称“例监生”,又称附监、增监。
荫监,即荫生,以大臣、官员子弟荫入国子监读书者。清代分二类:恩荫、难荫,称“荫监生”。
- 恩荫:满、汉子弟奉敕送监读书,恩诏分别内外文武品级,荫子入监。文官京四品、外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送一子入监。宗室、觉罗给荫送监者。
- 难荫:三品以上官员,任期满三年,或三司首领、州、县佐贰官,因公务殉难者,荫一子入监者。
清代恩监,指由汉军八旗文官学生、算学满、汉肄业生考入国子监,以及大臣官员后裔,由武生、奉祀生、俊秀选入监者,称为“恩监生”。
清代优监,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会同总督、巡抚考试,选文行兼优的附生(通过省考试而附寄于府州县学者),入国子监肄业者称为“优监生”。
小说《儒林外史》中的吝啬鬼严致和即为监生。
参考书目
[编辑]- 《清史稿》卷一百六·志八十一·选举一
- 《大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
-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六十六、六十七·贡举
- 伍跃:〈明代的社会:纳贡与例监——中国近世社会庶民势力成长的一个侧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