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九江城內天主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主堂
九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九江市潯陽區庾亮南路43號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
編號3-15
認定時間2004年12月15日

九江城內天主堂位於中國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潯陽區庾亮南路43號。

九江市區原有兩座天主堂,一座在城裡,一座在城外。

九江城內天主堂名為天主聖三堂,位於庾亮南路43號,是市區第一座教堂,由法國遣使會傳教士創建於1862年,是一座青磚砌築的哥特式建築,單鐘樓式,設有花窗玻璃。1863年,受南昌教案影響,天主教江西教區的主教府遷至九江。

九江城外天主堂規模更大,位於湓浦路18號,舊時地處西門外。九江開埠後,西門外闢為九江英租界。1871年,天主教江西教區白振鐸主教決定購買長江南岸的濱江路和湓浦路地基,動工興建宏偉壯觀的城外天主堂及主教樓,到1880年6月27日全部竣工。該堂為哥特式風格,立面用紅色砂岩砌築,兩側是兩座高大的鐘樓,裝飾有大量的雕刻、壁畫花窗玻璃。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九江城外天主堂建成後,成為天主教江西教區的主教座堂。1946年4月11日,天主教九江西代牧區升格為南昌總教區,新任總主教周濟世將主教座堂由九江遷往南昌松柏巷天主堂。1950年代,九江城外天主堂曾改為電影放映廳,文革期間,兩座鐘樓被拆除。1982年,產權歸還天主教會。但1984年興建揚子江大樓時,將九江城外天主堂全部拆除。

此後,九江市區只有一座城內天主堂。2004年,該堂公布為第三批九江市文物保護單位[1]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