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金諾區
休金諾區 Щукино | |
---|---|
District of Moscow | |
Alye Parusa residential buildings | |
Location of Shchukino within Moscow | |
坐標:55°48′08″N 37°28′03″E / 55.8022°N 37.4675°E | |
國家 | 蘇聯 |
管區 | 中央聯邦管區 |
直轄市 | 莫斯科 |
區 | 西北行政區 |
面積[1] | |
• 總計 | 7.68 平方公里(2.97 平方英里) |
人口(2010)[2] | |
• 總計 | 92,200人 |
• 密度 | 12,005.2人/平方公里(31,093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GMT(UTC+3) |
網站 | 官方網站 |
休金諾區(俄語:Щу́кино;拉丁字母轉寫:Shchukino)是位於莫斯科中央直轄市西北行政區的一個轄區,北部和波克羅夫-斯特列什捏沃區接壤,西部和斯特羅金諾區接壤,南部則和霍羅紹沃-姆尼奧夫尼基區接壤,東部則和隸屬北行政區的隼鳥區接壤。
休金諾區是西北行政區28區之一,亦是位於一環地區的西北行政區的8區之一。休金諾於1917年建區,1918年成爲莫斯科中央直轄市的轄區,原屬М行政區管轄,1988年蘇聯一級行政區改制後改由新設立的西北行政區管轄。
在1991年和2008年的兩次莫斯科行政區改制中,休金諾區沒有變動,而且依然隸屬西北行政區管轄。
名稱由來
[編輯]1415年3月10日,莫斯科大公瓦西利一世的長子出生,為慶祝這個男嬰的降生,瓦西利一世大公在莫斯科河東岸建立了一個村落,並將這個男嬰的乳名「休卡」(Щука,以後的莫斯科大公瓦西利二世)定為該村的村名,在俄語中,休金諾(Щукино)是休卡(Щука)的一種變格,因此這個地方就被命名為休金諾。
20世紀初,蘇聯共產黨在取得政權後,在休金諾建立轄區,該行政單位自1918年起設立,並存在至今。
行政區域歸屬
[編輯]休金諾區的歸屬關係如下:
著名街道
[編輯]- 科涅夫元帥街,由於勃列日涅夫時代的中央各部部長也都居住於此,因此該街道又被稱作「部長街」(Улица Министра)。
歷史
[編輯]蘇聯建國前(1917年以前)
[編輯]休金諾最早是位於莫斯科河東岸的一個村,村附近有一個渡口橫跨莫斯科河和斯特羅金諾村(今斯特羅金諾區)接壤。在公元前三千年,這裡就已經有人類生活,當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就證明了這一點(這些文物現在全部存放在莫斯科歷史博物館)。
關於休金諾的歸屬權,瓦西利一世在相關文獻中寫道:
А мне, великому князю, тебя держати, как отец мой, князь великий Васил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держал своего брата молодшего, твоего отца, князя Юрия Дмитриевича в братстве и в чести, без обиды… и жаловати ми тебя… твоею отчиною… так же и тем же, чем брате, яз тебя пожаловал, дал ти есмь в вудел, в вотчину оудел дяди нашего, княж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 Дмитриевича, Ржеву и Оугличе, и с волостями, и с селы, и чем, так же и в Московском уезде села Зарадылье, Сохна, Раменеицы, Усташковские деревни, Щукинская…
我,也就是大公,你所持有的一切都是我給與的,你自出生那日起就是公儲(大公的法定繼承人),是我Васил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也就是你的父親的榮譽的唯一承受者,不要害羞...你是與衆不同的...不要抱怨...同樣的,在任何光輝照耀的地方,都會敞開著歡迎你的到來。即便是你的叔叔Константин Дмитриевич,也一樣要臣服在你的腳下。Зарадылье, Сохна, Раменеицы, Усташковские деревни, Щукинская(休金諾)...等等,這些臣服於我的地方,將來同樣會臣服於你...
瓦西利一世駕崩,瓦西利二世繼位是在1425年,新大公繼位當年才10嵗,且權力非常不穩。一生中被篡位四次,又復位四次。在此過程中,休金諾村作爲一個戰略要地,其實際控制權一直處於頻繁變動中。
後來,隨著政局的穩定,休金諾地區從而得到一定的發展。在莫斯科公國升格為俄羅斯帝國,莫斯科大公升格為俄羅斯沙皇以後,休金諾就成爲了莫斯科省(省作爲一個行政單位,於1918年被州取代)管轄下的一個村。在15世紀後半段,該村的領主是一個叫做Иван Юрьевич Патрикеев的男人,他是當時的第一大軍閥Фёдор Юрьевич Кутузов忠實的盟友。在沙皇Иван IV駕崩後,政局再度陷入混亂。
1614年,Романов家族入主克里姆林宮,建立新的王朝,即羅曼諾夫王朝。而休金諾領主由於在改朝換代的過程中有功,而得到了不小的封賞。休金諾地區再度得到大力的發展。此後,在1645年,由於富裕人口的明顯增加,和居住品質的大幅提升,休金諾地區便建有了13場男性浴場和27個女性浴場(每個浴場都至少可以容納下50人)。
帝國政府於1721年對休金諾地區做出的人口統計,有49個社區,(每區至少有100名居民)。1812年,拿破侖法國入侵,休金諾地區在戰爭期間有許多公共設施不幸被摧毀(不少人被迫撤離),然後進入衰退,儘管後來法國戰敗,但拿破侖帶來的破壞還是蠻大的。 1890年,休金諾地區作爲軍事區,成爲了炮兵部隊的駐扎地帶。到了1912年,休金諾地區還建立了可以生産77種不同類型火砲的兵工廠。
蘇聯建國後(1917年以後)
[編輯]1917-1945
[編輯]1917年11月8日,蘇俄成立後的第一早(蘇俄於1922年更名為蘇聯),便開始了人類史上最徹底的國家改造工程。原本屬於莫斯科省間接管轄的休金諾村被升級為休金諾區,改由莫斯科市直接管轄,莫斯科市於1918年1月1日正式升格為中央直轄市。
鑒於戰略地位的重要,蘇共很快就加強對休金諾地區的建設。集體農莊,十月廣場,還有一系列的工人宿舍樓紛紛建立。在部分街區甚至還建立了三層樓高的別墅群。由於莫斯科運河的開通,大大的改進了該地區的交通。1935年至1938年期間,休金諾地區全面普及了電動化設備,並且還擁有了一套完整的電車交通系統,該電車交通系統和航空區域以及通向該処的街道達成了緊密的聯結。
1930年,該地區成立了一個面積400公頃的醫學研究所--ЛИПАН(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的前身)。1943年,由於一些建築未能完成,導致一些設備為避免落入敵人手中而被轉移至別處,直到戰後才轉移回來。
1941年,法西斯德國派遣飛機閃電轟炸莫斯科,地點是位於休金諾區24街的第六醫院,但運河對岸的蘇軍方反應迅速,隨即釋出防空氣球模糊了侵略軍的轟炸目標,並最終摧毀敵機。
1945-1991
[編輯]戰爭結束後,在1960年以前,相關的大規模建設,尤其是和住宅有關的建築發展極快。在十月廣場大廈5層,相關科研機構的發展的決策辦公室開通,為科研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平臺。庫爾恰托夫研究所在核能運用方面的研究一枝獨秀。在不遠處,位於24街的第六醫院,病毒學和流行病學研究所也相繼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由於從事科研的人口明顯增加,該地區的住房需求帶動了建築行業的強力發展。
20世紀80年代,休金諾區最終確定了所有街道的名稱,並且這些街道的名稱至今沒有再作變動。1988年,莫斯科原有的30個行政區整合為8個,休金諾區在М行政區撤銷後被劃分為西北行政區的轄區。
1991-2007
[編輯]1991年,莫斯科原有的8個行政區擴充為10個,從南行政區分出西南行政區和東南行政區,包括西北行政區在內的其他7個行政區其他不變,休金諾區繼續隸屬西北行政區管轄。
2008-今
[編輯]2008年,西北行政區由於莫斯科擴大而擴大,擁有的轄區由8個擴充為28個,休金諾區不變,還是繼續隸屬西北行政區管轄。
休金諾自蘇聯統一後就一直是莫斯科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在住房建設,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上,均名列前茅。該地區有兩個主要的購物和娛樂中心 - 「Пятая авеню」和「Щука」。
「Пятая авеню」位於比留佐夫元帥街(Улице Маршала Бирюзова),在這個購物娛樂中心有一家複合電影院叫做「Синема-Парк на Октябрьском Поле」,此外還有一個美食廣場,一些商店,檯球俱樂部,超市,地下停車場。「Щука」則位於瓦西列夫斯基元帥街(Улице Маршала Василевского),該購物娛樂中心可以從休金諾地鐵站(Щукинская)直接抵達。這裡有一家叫做「Каро Фильм」的電影院,一些保齡球館,美食廣場和各種不同價位的商店。
參見
[編輯]- ^ (俄文) Geographical statistics of Moscow[永久失效連結]
- ^ (俄文) Demographic statistics of Moscow WebCite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