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合巢泉

座標31°50′46″N 117°39′18″E / 31.84611°N 117.65500°E / 31.84611; 117.6550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合巢泉
肥東縣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石塘鎮王鐵社區浮槎山頂
座標31°50′46″N 117°39′18″E / 31.84611°N 117.65500°E / 31.84611; 117.65500
分類古建築
時代南北朝
認定時間2015年4月18日

合巢泉,又名浮槎山泉[1]清濁二泉[2],位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浮槎山山頂。合巢泉是兩池泉水的合稱,北池稱合泉,南池巢泉。北宋時期,飲用過此處泉水的歐陽修為其寫下《浮槎山水記》,後人則稱合巢泉為「天下第七泉」。2015年,合巢泉被列為肥東縣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概況

[編輯]

合巢泉位於海拔400多米的浮槎山上。合巢泉分為南北兩處泉眼,其中北側的方形池較深,泉水清澈見底,稱為「合泉」,南側的圓形池較淺,泉水呈白玉般的濁色而不能見底,稱為「巢泉」。泉水的水源來自合泉的東北角石縫中,經過約1尺寬的石堤後變為白色,流入巢泉池中,哪怕巢泉池水水位過高,也不會倒流入合泉中。合巢泉水位穩定在1尺(約0.33米)左右,取水不會降低,不取也不會溢出,哪怕經歷傾盆大雨,或是久日乾旱,也不甚影響其水位。泉水味道甘美,當地人稱之為「八仙水」,煮開後的泉水總體清澈,略有些淡淡的白浮色。[3][4][5]

人文歷史

[編輯]

據《浮槎山水記》記載,北宋嘉祐二年,廬州太守李瑾到當時屬於慎縣的浮槎山遊覽並發現了合巢泉,認為它「涓涓可愛,蓋羽所謂乳泉石池漫流者也」,在喝過合巢泉水後,李瑾對其大加讚美,遂將其送給滁州太守歐陽修飲用。歐陽修喝過後,揮筆寫下了《浮槎山水記》,評價稱此水比龍池山(在今廬江縣境內)上的水要好得多(「浮槎與龍池山,皆在廬州界中,較其水味,不及浮槎遠甚」),李瑾將此文刻制稱碑,樹立在泉旁,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此地興建白龍祠,明朝後改為「義濟龍王廟」,將合巢泉圈入龍王廟的院內,碑石立於龍王殿中[3]。至清朝時期,文人王季和稱合巢泉「斯名第七泉,廬陵昔所錄」,合巢泉遂被廣泛譽為「天下第七泉」。[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龍王廟和刻有《浮槎山水記》的碑文被拆毀,泉池則存留至今。2015年4月18日,肥東縣人民政府將合巢泉公布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現今,合巢泉的周邊屬於王鐵富山茶廠,除縣政府所立的文物保護單位標誌外,泉周邊還建立了一座由玻璃圍合而成的亭子,玻璃上抄錄有歐陽修的文章,亭前樹立有「天下第七泉」的石碑。[4][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陳玉瓊. 肥东浮槎山泉.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三版网络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2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7). 
  2. ^ 2.0 2.1 肥東縣文化和旅遊局. 2024年肥东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及基本信息. 肥東縣人民政府. 2024-01-05 [2024-05-24]. [失效連結]
  3. ^ 3.0 3.1 肥東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肥东县志 1986—2005. 方志出版社. 2014: 719. 
  4. ^ 4.0 4.1 浮槎山. 肥東縣人民政府. 2023-12-05 [202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8). 
  5. ^ 5.0 5.1 萬以學. 浮槎山喝水记. 2023-10-14 [202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