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安妮·蘭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妮·蘭杜
Annie Landouw
1939年宣傳照
出生1913年
 荷屬東印度梭羅
逝世1982年8月17日(1982歲—08—17)(68—69歲)
國籍 印度尼西亞
職業

安妮·蘭杜印尼語Annie Landouw,或拼作Landauw,1913年—1982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印尼)格朗章Keroncong)歌手及電影演員。

生平

[編輯]

蘭杜在1913年出生於荷屬東印度梭羅駐紮地Residentie Soerakarta梭羅(今屬中爪哇省)。她在幼時因一場大病而失明,其後被叔伯輩收養。1927年,蘭杜在梭羅夜市的歌唱比賽中勝出,並獲壁架唱片(Beka)垂青並簽約。她其後遷往荷屬東印度首府巴達維亞(今耶加達),並迅速成名[1]

1938年,蘭杜加入荷屬東印度廣播電台公司(NIROM)廣播劇團,演唱格朗章曲目。翌年,她加入H·杜馬斯(H. Dumas)的甜爪哇Lief Java)樂團[1]。在此期間,蘭杜亦開始在影壇活躍。1938年,她為陳氏影業的《法蒂瑪》獻唱[2],之後在翌年再為陳氏的《黑烏鴉》獻唱[3]。她其後也首度參演《西蒂·阿克巴麗》(Siti Akbari)。1940年,她也參演了《七重天》和《魯姬哈蒂》(Roekihati)兩片[4]

蘭杜演唱格朗章的高超能力使其極受歡迎。1940年,她獲安排進行眼部手術[5]。其歌迷為其發動籌款以支付手術費,但她拒絕接受他們的籌款[5]

印尼獨立後,蘭杜繼續其歌唱事業,但再沒參演電影[1]。她在1982年8月17日逝世[1]

影響

[編輯]

音樂學者彼得·凱皮(Peter Keppy)認為,由於蘭杜在格朗章歌手中的知名度,爾敏·巴奈在1940年所撰的小說《枷鎖》中洛哈婭(Rohayah)一角可能受其影響[6]。在該小說裡,洛哈婭以藝名「西蒂·哈婭蒂」(Siti Hayati)一名成為著名的格朗章歌手[7]

腳註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Apa Siapa Orang Film Indonesia [What and Who: Film Figures in Indonesia]. Jakarta: Indonesian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1999. OCLC 44427179 (印度尼西亞語). 
  • Annie Landouw.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1) (印度尼西亞語). 
  • Fatima.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an Foundation. [2012-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4) (印度尼西亞語). 
  • Gagak Item. Bataviaasch Nieuwsblad (Batavia: Kolff & Co.). 1939-12-19: 3 [2013-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荷蘭語). 
  • Keppy, Peter. Keroncong, Concours, and Crooners: Home-grown Entertainment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Batavia. Boomgaard, P.; Kooiman, Dick; Nordholt, Henk Schulte (編). Linking Destinies: Trade, Towns and Kin in Asian History. Verhandelingen van het Koninklijk Instituut voor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256. 2008: 141–58. ISBN 978-90-6718-320-8. 
  • Mohamad, Goenawan. Yah. Tempo. 1985-04-20 [2012-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3) (印度尼西亞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