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士燝
屈士燝(?—1658年),字賁士,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人[1],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屈士燝之父屈驤,為崇禎三年(1630年)武舉人。隆武元年(1645年),屈士燝舉廣東鄉試。到梧州呈上《時務疏》,獲授中書舍人。不久父親去世,屈士燝辭官,服喪結束後,隆武朝廷已亡。屈士燝加入廣東義軍,和弟屈士煌入羅浮山聯合十三營壯丁數千人,與鍾丁先、凌民鑰和應張家玉。張家玉戰敗,他再上疏請求為皇室效力先死,不得准許。永曆四年(1650年)春,屈士燝、屈士煌兄弟聯軍支援廣州,杜永和命他們守衛石門。廣州失陷,二人逃到西樵。永曆八年(1654年),李定國收復高州、雷州、廉州,他繞到前往參見李定國,但李定國已經還師貴州,因此走入化州西山。其時鄧耀駐守欽州龍門島,迎接屈士燝來到;島中有二位郡王、一位巡撫、六部監司知府等數十人,每次開會也讓徵詢他的意見,曾建議向東求陳奇策支援、西解周金湯內鬥,近連安南,遠結延平。不久島上眾人得知永曆帝在雲南,就讓他經安南前往行在,上書指明利害,言語侵犯馬吉翔,又指出孫可望險惡,轉官儀制主事。冷孟銋、楊在、齊環、汪郊及太僕卿蔡鍊共同上疏說他經歷艱難險阻,與弟弟屈士煌經安南才能謁見皇帝,授官卻卑微未稱身,不適宜如此獎賞勞累的大臣,未獲理會[1]。
永曆十一年(1657年)八月,屈士燝兄弟主考雲興鄉試,取景同春等六人。王尚禮驕縱不符合人臣禮,他上疏彈劾;王尚禮很生氣,想加害他,很快遭阻止。很快朝廷命他奉詔出使監國魯王、鄭成功,得朝士挽留,於是中止。他為人誠實,被人笑他迂腐,但獲李定國看重。次年(1658年),他升任員外郎掌儀制,李定國擔心督學貪污,每次出行較士都要求都司隨行,他指出這不適合禮制,因此罷去都司。長至節時,瑞昌王和蜀王朱平樻爭列,怒氣沖沖到儀制司辱罵掾史,屈士燝說:「蜀王是太祖第十一子,寧王的兄長,玉牒還在,王爺是否想作亂?」為此他上言國家喪亂,宗室已經所餘無幾,應該互相親愛,不宜同室操戈,貽害國戚。適逢宗室某王去世,兒子幼小不能自立,請求吉王朱慈煃收養教育,待長襲封。於是宗人府建議凡宗室孤苦無依全屬吉王,文告出示後,宗室們都覺得感動。永曆帝前往永昌,屈士燝來不及跟從,就和屈士煌東歸。鄭成功包圍南京,他計劃前往,但未成行就去世[2]。
引用
[編輯]- ^ 1.0 1.1 錢海岳《南明史·卷五十八·列傳第三十四》:屈士燝,字賁士,番禺人。父驤。崇禎三年武舉。士燝,隆武元年舉於鄉。走梧州,上時務疏,授中書舍人。父憂歸。廣東義師起,偕弟士煌入羅浮山,合十三營壯士,得數千人,與鍾丁先、凌民鑰同應張家玉。會家玉敗,再上疏請執殳先死,不許。永曆四年春,兄弟聯軍援廣州,杜永和命守石門。廣州陷,入西樵。八年,李定國復高、雷、廉,間道赴之,則定國已還師於黔,乃走化州西山。時鄧耀屯欽州龍門島,迎之。島中遺臣有二郡王、一巡撫、六部監司知府以下數十人。每大會,必顧問焉。嘗請東乞陳奇策之援,西解周金湯之鬭,近連安南,遠結延平,皆至計。已聞上幸雲南,諸臣使士燝自安南間詣行在。上書指陳利害,語侵馬吉翔,且言孫可望惡,轉儀制主事。冷孟銋、楊在、齊環、汪郊及太僕卿蔡鍊合疏言士燝艱難險阻,九死一生,與弟士煌間走安南,扶服詣闕,官卑車服未稱,非所以獎瘁臣,不報。
- ^ 錢海岳《南明史·卷五十八·列傳第三十四》:十一年八月,同考雲興鄉試,得景同春等六人。王尚禮驕恣無人臣禮,上疏劾之。尚禮大怒,將加不利,不為少沮。尋命奉詔使監國魯王、鄭成功,朝士留之,乃止。士燝為人謹愿,人笑其迂,定國顧重之。十二年,擢員外郎掌儀制。初,定國慮諸道督學貪墨,每出行部較士,奏一都司隨之。士燝言非禮,罷之。長至節,瑞昌王與蜀王爭列,盛氣至署,詈責掾史。士燝曰:「蜀王太祖十一子,寧王之兄,玉牒具在。王今欲亂之耶?」因上言國家喪亂,天潢存者無幾,自當勉親親,不宜自起干矛,以貽國戚。會宗室某王薨,子幼不能自立,疏請吉王收養教誨,俟長襲封。於是宗人府建議凡諸宗孤榮無告者,悉歸吉王。議出,諸宗感之。上幸永昌,追扈不及,乃與士煌東歸。成功圍南京,將赴之,未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