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知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崔知溫(627年—683年4月27日),字禮仁唐朝官員,唐高宗年間任宰相

家世[編輯]

崔知溫生於唐太宗貞觀二年(627年),出自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許州鄢陵房,祖父崔世樞官爵終唐朝司農卿、使持節陝州諸軍事、陝州刺史、散騎常待、上大將軍、清河郡開國公;父崔義直官爵終長安縣令、紀越二王府長史、使持節陝州諸軍事、陝州刺史、清河郡開國公。[1]他本人則曾任左千牛。

任職地方[編輯]

唐高宗麟德(664年-665年)年間,崔知溫任靈州都督府司馬。州邊界上有渾、斛薛兩個游牧部落,雖然降順唐朝,卻數次侵掠居民。百姓無暇務農,被迫學習騎射以防衛他們。崔知溫建議把渾、斛薛遷到黃河以北,渾、斛薛不同意,胡人將軍契苾何力也為他們說話,高宗起初拒絕了崔知溫的建議。崔知溫15次重新上奏,終於獲准。當渾、斛薛人到了新的定居處後,發現牧地肥沃,喜歡上了那裡。一次斛薛首領入朝長安覲見高宗時,路過靈州,感謝崔知溫的建議為他們造福,拜伏而去。

崔知溫四遷蘭州刺史。[2]一次,党項羌軍三萬攻蘭州,州治內幾乎沒有唐軍,眾人大為恐慌。崔知溫開城門作無事狀,党項軍以為城內有伏兵,繞過蘭州而行。後來將軍權善才率救兵至,敗党項。多數党項軍投降,權善才起初想屠戮他們,但崔知溫指出全數屠戮不妥,可能引發暴變,阻止了殺戮。權善才感激崔知溫的建議,想送他500降人,崔知溫拒絕了,說自己的建議是為了讓國家得益,而非為己謀私利。後,党項餘部因此投降崔知溫。

任職中央[編輯]

後,崔知溫被召回長安任尚書左丞。永隆元年(680年)四月,因官秩不夠高,拜黃門侍郎,特詔同中書門下三品,為實質宰相,與侍中郝處俊、左庶子高智周給事中劉景先兼修國史。[3]開耀元年(681年)七月,遷中書令。永淳元年(682年)四月,高宗想任用黃門侍郎郭待舉、兵部侍郎岑長倩、秘書員外少監、檢校中書侍郎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對崔知溫說:「待舉等資任尚淺,且令預聞政事,未可與卿等同名。」於是授郭待舉四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從此外司四品以下知政事者皆用此銜。弘道元年(683年)三月,崔知溫卒,[4]以禮葬,贈荊州大都督[5],諡

唐德宗年間,繪圖凌煙閣[6]

家庭[編輯]

[編輯]

  • 杜德(642年—719年1月10日),趙州長史杜延福女,歷封武城郡夫人、清河郡太夫人、齊國太夫人,658年成婚

子孫[編輯]

  • 崔泰之,左丞黃門侍郎、工部尚書,最初作為職方郎中參與平定張易之張昌宗之亂。銀青光祿大夫、守工部尚書,贈荊州大都督、清河郡開國公、上柱國。孫崔備,工部郎中
  • 崔慶之,字孝昌,正議大夫、行太子右贊善大夫、判太子率更令、上柱國
  • 崔諤之,字元忠,最初作為商州司馬參與平定韋後之亂,功第二,銀青光祿大夫、太府卿、少府監、贈兗州都督、上柱國、趙國公,食邑五千戶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185上》,出自劉昫舊唐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唐書·卷106》,出自《新唐書

注釋及參考文獻[編輯]

  1. ^ 《唐故正議大夫太子右贊善大夫判太子率更令上柱國清河崔府君(孝昌)墓志銘並序》
  2. ^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認為其任期在調露年間(679年六月—680年八月)之前。
  3. ^ 《舊唐書·高宗紀下》儀鳳四年(679年)八月事。
  4. ^ 《新唐書》卷三
  5. ^ 此據《舊唐書》及《唐故中書令贈荊州大都督清河崔府君妻齊國太夫人杜氏墓志銘》。《新唐書》作幽州大都督,誤。
  6. ^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