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樂鎮 (洛陽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平乐镇 (孟津县)
平樂鎮
坐標:34.746523, 112.595400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孟津區
面積
 • 總計63.8 平方公里(24.6 平方英里)
人口
 • 總計5.1萬人
 • 密度0.0799人/平方公里(0.207人/平方英里)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41 03 22 102
郵政編碼471125
電話區號+86 
網站www.pinglezhen.gov.cn

平樂鎮,是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下屬的一個,撤鄉建鎮前為「平樂鄉」。位於孟津縣東南角,距洛陽市區僅3公里,北接會盟鎮,南接洛龍區白馬寺鎮,西接朝陽鎮送莊鎮,東臨偃師市,總面積63.8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人口約5.1萬。平樂鎮轄平樂、東趙、象莊、尤村、翟泉、金村、上屯、朱家倉、天皇嶺、張家凹、丁家溝、上古、張盤、新莊、後營、太倉、馬村、劉坡、東呂廟19個行政村。

歷史[編輯]

平樂鄉位於孟津縣境東南,東與偃師縣為鄰,西與送莊鄉、朝陽鄉相連,南臨白馬寺,北接老城鄉。東西長約10公里,南北寬9公里,總面積63.8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8.4%。地勢北高南低,北為丘陵,南為平原。鄉政府駐地平樂村,距縣城21公里、洛陽市12公里。東漢明帝永平五年(62年),為迎西域入貢的飛廉、銅馬,築平樂觀,並作為觀兵場所,觀下建平樂館,平樂村由此得名。魏曹植詩有「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

1948年前平樂鄉隸屬洛陽縣為平樂區,下設15個保。1948年解放後,為洛陽第三區,區政府設在鳳凰台村,1949年遷至平樂村,全區下設29個鄉。1952年劃第三區北部為洛陽縣第十一區,區政府設在鳳凰台村。1955年撤銷洛陽縣制,該區劃歸孟津縣,後改為平樂中心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平樂鄉和送莊鄉合併為平樂人民公社,1961年改為平樂區,下轄送莊、朱倉、劉坡、平樂4個公社,1962年撤銷區,送莊公社單獨建社,其它3個公社合併為平樂公社。1984年改公社為鄉,全鄉19個行政村,自然村34個,236個村民組,9644戶,44344人。其中蒙古族3人,回族8人,壯族21人,侗族、白族、土家族各1人,其餘為漢族。1985年末全鄉耕地71438畝,人均1.6畝。1993年9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鄉建鎮,更名平樂鎮。

建國前平樂鄉的主要集貿市場是象莊村和金村。平樂村原無集、無廟會,但市面上花行、糧行、布行、肉鋪、京貨店一應俱全,十分興隆。建國後,由於鄉政府設在平樂村,商業更加繁榮。供銷社設有百貨、布匹、針織、雜貨、五金、收購、文化用品、理髮、攝影等門市部及食堂、旅社。金村、翟泉、張盤、耀店、劉坡、上古、朱倉、象莊、邙山車站設有綜合門市部。1979年以來,隨着改革、開放、搞活政策的貫徹,平樂已成為一個集貿市場,除供銷社經營的各項服務行業外,還有鄉辦商店6個,聯營商店4個,個體商店200個。

地理[編輯]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平樂鎮位於洛陽市北,距洛陽市區僅3公里,處於洛陽市「半小時經濟圈」內。境內國道、省道集中,東靠207國道,西有洛常公路,北臨新310國道。二廣高速、連霍高速穿境而過,區域內有洛陽東和孟津縣兩個下道口。隴海鐵路、焦枝鐵路交叉運行,孟津火車站坐落於鎮內新莊村,構築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1]

文化[編輯]

提起孟津縣平樂鎮,最為人熟知的就是當地人民對於牡丹畫創作的喜愛和發展,這一特有的民風民俗也為平樂鎮贏得了書畫之鄉的美譽。[2] 2015年,平樂鎮牡丹畫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鎮裡全力打造的牡丹畫創意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AAA」級景區旅遊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園區內整體服務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在去年全年,創意產業園區先後舉辦「中國·平樂2015年度農民牡丹畫作品展」和「中國·平樂第五屆農民畫邀請展」,吸引打拼牡丹畫愛好者和遊客到景區參賽、展覽,全年園區共銷售牡丹畫40餘萬幅,銷售金額達1億元以上,並代表洛陽市迎接來自全省文化產業園區觀摩,成為文化產業園區發展中的佼佼者。

外部連結[編輯]

  1. ^ Kesion.com. 平乐镇简介-平乐镇人民政府. www.pinglezhen.gov.cn.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4月21日). 
  2. ^ 书画为媒 中国牡丹画第一村——洛阳孟津县平乐村. [2017-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