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念珠商街

座標41°54′02.80″N 12°28′10.50″E / 41.9007778°N 12.4695833°E / 41.9007778; 12.469583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41°54′02.80″N 12°28′10.50″E / 41.9007778°N 12.4695833°E / 41.9007778; 12.4695833 念珠商街(Via dei Coronari)是羅馬舊城區中的一條街道。完全屬於龐特區,兩側主要是建於15世紀和16世紀的建築,是這座古城最美麗的道路之一,保持了意大利文藝復興街道的特色。[1]

位置

[編輯]

這條街長約500米,東西走向,,東到桑圭尼塔廣場(Largo di Tor Sanguigna),西到念珠商廣場(Piazza dei Coronari)。從那裡再向西延伸就是Vicolo del Curato。在桑圭尼塔後面,直街繼續向東,穿過美麗的拱門,進入聖奧斯定街(Via di S. Agostino)和 Via delle Coppelle。念珠商街和後者之間的連續性在1910年代因為開闢Via Zanardelli而被打斷[2]

歷史

[編輯]

這條路在古羅馬時期已經存在。當時它是直街(Via recta)的一部分,對應於今天的軸線Via delle Coppelle – 念珠商街[1][3]

念珠商街得名於沿街開設宗教用品店的念珠商[1][4]。大多數朝聖者從波波洛門進入羅馬後,都是沿着這條街經聖天使橋的路線,前往聖伯多祿大殿朝聖。[5]

中世紀,這條路連接了兩個不同的街區:東面在10-15世紀稱為皮貨商區(Scorticlaria),西面的龐特聖像(Immagine di Ponte)街區得名於在16世紀重建的路邊聖像。

文藝復興時期,這條街由教宗西斯都四世(1471年至1484年)平整鋪設[1]。就像城裡的其他道路一樣,教宗下令這條街兩側的所有門廊都砌上牆,因此使這條街失去了中世紀的特徵。[6]主教、貴族和商人,受到教宗允諾的財政優勢的吸引,在這裡建起優雅的房屋和宮殿,立面往往裝飾着繪畫,其中大部分現在都消失[6][7]。許多房屋在大理石板上刻有格言,體現業主的生活哲學。[6]

在同一時期,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名妓,高級教士和貴族的情婦,也被吸引到這個街區。 這其中就有 切薩雷·波吉亞的情婦 Fiammetta Michaelis。

文藝復興之後,這條街及其周邊地區衰落下去。富裕區域從這裡向北轉移到戰神廣場區的西班牙廣場一帶[6]

1870年意大利攻占羅馬後,曾有計劃擴建這條街道,但被當時的羅馬市長埃內斯托·內森否決。[6]

這條街基本上逃脫了在法西斯時期 (1922-1943)對羅馬市中心的拆遷。儘管如此,在1939年,由於市政府在歷史中心採取的降低人口密度的政策,救主堂以北及Vecchiarelli街附近的拆遷,還是損害了街道的統一性[1]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這條街上的店鋪被許多廢舊品商人占據,後來演變為古董商,將這條路轉變為羅馬藝術市場的三個中心之一,另外兩個是朱利亞街狒狒街。 自2000年代以來,其中的許多商店已被其他商店取代,如比薩餅店、冰淇淋店和紀念品銷售商,服務於前往聖伯多祿大殿的遊客。 [8]

著名建築與地標

[編輯]
  • 蘭切洛蒂宮(Palazzo Lancellotti)。蘭切洛蒂是羅馬的一個貴族世家,起源於西西里。[9] 他們屬於黑貴族(nobiltà nera),在1870年意大利攻占羅馬後仍然效忠教宗。為了顯示他們的忠誠,聖西默盎廣場上的宮門從那天起一直保持關閉狀態。該建築由弗朗切斯科·達·沃爾泰拉設計於16世紀中葉,由卡洛·馬代爾諾完成。[9]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Pietrangeli (1981) II, p.5
  2. ^ Pietrangeli (1981) I, p.11
  3. ^ Coarelli (1975)
  4. ^ The "Paternostrari". giubileo.baicr.it. Consorzio BAICR Sistema Cultura. [2015-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4). 
  5. ^ Pietrangeli (1981) I, p.9
  6. ^ 6.0 6.1 6.2 6.3 6.4 Castagnoli & others (1958)
  7. ^ Pietrangeli (1981) I, p.8
  8. ^ Monaco, Luca. Via dei Coronari, piano antidegrado. "In strada le pattuglie della legalità". Repubblica. 2014-11-10 [2015-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意大利語). 
  9. ^ 9.0 9.1 Pietrangeli (1981) II, p. 12
  • Baronio, Cesare. Descrizione di Roma moderna. M.A. and P.A. De Rossi, Roma. 1697 (意大利語). 
  • Castagnoli, Ferdinando; Cecchelli, Carlo; Giovannoni, Gustavo; Zocca, Mario. Topografia e urbanistica di Roma. Bologna: Cappelli. 1958 (意大利語). 
  • Delli, Sergio. Le strade di Roma. Rome: Newton Compton. 1975 (意大利語). 
  • Pietrangeli, Carlo. Guide rionali di Roma. Ponte (I-IV). Fratelli Palombi Editori, Roma. 1981. OCLC 10753879 (意大利語). 
  • Filippo Coarelli. Guida Archeologica di Roma. Milan: Mondadori. 1975. ISBN 0-520-07961-2 (意大利語). 
  • Gnoli, Domenico. Topografia e toponomastica di Roma medievale e moderna. Roma: Grotta del Libro. 1990 (意大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