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意大利神射手部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神射手部隊意大利語:Bersaglieri)是意大利陸軍中的一個軍,最早由亞歷山德羅·拉·馬莫拉(Alessandro La Marmora)將軍於1836年6月18日創建,屬於薩丁尼亞王國陸軍,之後又歸屬於意大利王國陸軍。這支部隊一直都是高機動性的輕步兵部隊,而且該部隊士兵也一直戴着標誌性的裝飾有黑色松雞羽毛的寬檐軍帽(在現代,會將羽毛別在作戰頭盔上)。神射手部隊的另一個明顯特徵就是他們在閱兵中所採用的快速跑步行進方式,而非一般常見的正步或齊步走。

描述

[編輯]

起源和歷史

[編輯]

由於薩丁尼亞王國相對貧窮,他們無法負擔起大量騎兵部隊所帶來的軍費,對行軍速度快的神射手部隊的需求也因而產生。神射手部隊成員要經歷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及高標準的射擊訓練。就像法國的獵兵(Chasseur,為快速作戰行動而受訓的輕步兵或輕騎兵)一樣,意大利神射手部隊被賦予了相對獨立且主動的行動權,以便於他們以相對鬆散的編製作戰,不需要直接命令及直接控制。與傳統步兵不同,神射手部隊的士兵有權獨立射擊,他們所攜帶的子彈數量(60發)也比普通步兵所攜帶的子彈數量(40發)要多。該部隊最初的軍服為黑色,軍帽是名為「vaira」的寬檐軍帽。這種軍帽的最初設計目的是在面對馬刀的攻擊時保護頭部。

神射手部隊與公眾的初次見面是1836年7月1日的一次閱兵式。在當時的都靈,神射手軍第一連的士兵踏着很高的步伐以極高的頻率(每分鐘180步)行軍穿越街道,二戰及後來的神射手部隊仍然在使用這種行進方式。在現代,意大利神射手部隊的士兵在閱兵時依然採用這種慢跑式的行進方式,甚至在兵營執勤任務中也要用這種方式行進,不然就會受到懲罰。在當時,這支新部隊給薩丁尼亞國王卡洛·阿爾貝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國王很快便將這隻部隊併入了皮埃蒙特正規軍。神射手部隊發展速度很快,到了1852年,該部隊已擁有10個營,每個營下轄4個連。

在整個19世紀裡,神射手部隊的角色都是散兵,負責保護行軍速度較慢的己方部隊,但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將作為特種衝擊部隊參與行動。在計劃中,神射手部隊在創建之初的主要角色是山地部隊,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登山家及嚮導Jean-Antoine Carrel也曾是一名神射手部隊成員。1872年阿爾卑斯山地軍(Alpini)成立後,這兩支精英部隊中出現了強烈的競爭關係。

統一後的意大利

[編輯]

在第一次意大利獨立戰爭(1848-1849)中,神射手部隊憑藉突襲倫巴第地區的戈伊托(Goito)的橋梁一戰而成名。1855年,神射手部隊還為參與克里米亞戰爭的薩丁尼亞遠征軍提供了5個營的兵員。在喬爾納亞戰役中,神射手部隊由於霍亂疫情爆發而遭受了較大損失。在克里米亞地區的神射手部隊為了向一同服役法國輕步兵(zouaves部隊)致敬而配戴了帶有藍色流蘇的紅色菲茲帽,這些法軍的北非士兵也在戰鬥中見證了意大利神射手部隊的勇氣。

1860年,撒丁島軍隊(Armata Sarda)變成了皇家軍隊(Regio Esercito,即意大利王國陸軍),當時神射手部隊的36個營被重新整編為6個神射手團,這支部隊也在這時擁有了行政部門及懲戒性任務。這幾個團被分配到了軍團中,而團下屬的營也被分配到了軍下屬的師中,作為偵察部隊。

  • · 第一神射手團,隸屬於第一軍,下轄第一、第九、第十三、第十九、第二十一及第二十七營
  • 第二神射手團,隸屬於第二軍,下轄第二、第四、第十、第十五、第十七及第十八營
  • 第三神射手團,隸屬於第三軍,下轄第三、第五、第八、第二十、第二十三及第二十五營
  • 第四神射手團,隸屬於第四軍,下轄第六、第七、第十一、第十二、第三十五及第三十六營
  • 第五神射手團,隸屬於第五軍,下轄第十四、第十六、第二十二、第二十四、第二十六及第三十四營
  • 第六神射手團,隸屬於第六軍,下轄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及第三十三營

神射手部隊最著名的一次行動發生在1870年9月20日,意大利炮兵在庇亞門段的奧勒良城牆上炸出了一個缺口,第十二神射手營利用這個缺口突襲了羅馬,最終奪取了羅馬並終結了教皇處理世俗事務的權力(俗權,Temporal power),也為意大利帶來了完全的統一。1932年,庇亞門前樹立起了一座紀念上述事件的紀念碑,同時國家神射手部隊博物館也遷至庇亞門,該博物館直至今日仍在那裡。

1871年,神射手部隊又擴充了4個營,所擁有的團的數量也從6個增加到了10個,各團對下轄的營也擁有了行動指揮權。1883年,神射手部隊的團的數量增加到了12個,意大利王國陸軍的每個軍中都擁有一個神射手團,而每個神射手團又擁有3個營。因此,為了編制統一,在1871年組建的4個營遭到了解散。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

一戰期間,神射手部隊中又增加了9個新組建的團並在意大利戰線上表現突出。在神射手軍團的21萬名兵員中,共有32000人在戰爭中陣亡,50000人在戰鬥中負傷。其中,意大利的最後一名一戰老兵Delfino Borroni(1898-2008)就在戰爭期間服役於神射手部隊第六博洛尼亞團。另外貝尼托·墨索里尼也曾在戰爭期間服役於神射手部隊,並在戰鬥中負過傷。

1917年,神射手部隊中的一支分遣隊被派遣到了中東戰場並參加了西奈及巴勒斯坦戰役,在那裡他們加入了由英國將軍第一代艾倫比子爵埃德蒙·艾倫比指揮的埃及遠征軍。神射手部隊的「主要政治角色」是「在耶路撒冷和伯利恆與當地基督教會一同保障基督教的世襲特權」[1] [2] [3]

一戰結束後,神射手部隊的9支戰時軍團被解散,剩下的團里,每個團下轄的營的數量也減到了2個。隨着意大利軍隊開始為機動化作戰做準備,神射手部隊的角色也被定為輕步兵。戰後的神射手部隊轉型為自行車部隊,在Celeri師(快速師)中與騎兵部隊協同行動。在1915-1918年間,有着高昂士氣和進攻精神的精英部隊被視作是打破塹壕戰僵局的一種方式。神射手部隊為意大利軍隊提供了很多適合在騎兵部隊和坦克部隊中服役的訓練有素的兵員。當意大利裝甲部隊於1939年組建時,神射手部隊與機動化作戰之間的聯繫仍在繼續:每支新組建的裝甲化及摩托化師都會得到一個神射手團。

兩次大戰之間的時期

[編輯]

神射手部隊第3團於1935年10月參加了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該團作為伊塔洛·加里波第所指揮的第三十「Sabauda」步兵師的一部分從厄立特里亞(Eritrea)方向入侵埃塞俄比亞。在埃塞俄比亞,神射手第三團參與了聖誕節攻勢以及Amba Aradam之戰。1936年3月,神射手第三團被撤回到厄立特里亞城市阿斯馬拉(Asmara),加入了一支新部隊,也就是由Achille Starace指揮的東非快速縱隊(East Africa Fast Column)。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

二戰開始時,意大利軍隊中的神射手部隊的編制為:12個團,每個團下轄3個營。在戰前的幾年裡,陸軍方面一直都沒有降低神射手部隊的徵兵標準,加入神射手部隊的新兵也一直保持着超出陸軍平均水平的體格、耐力,他們經受住了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並在射擊技術方面也達到了神射手的水準。二戰期間,神射手部隊又增加了一個團,即第18神射手團,該團下轄3個營,但其中只有一個營經歷過實際戰鬥。

神射手部隊曾於法國南部作戰,之後又轉戰希臘,後來還有神射手團被部署到東線。還有一個神射手團參加過東非戰役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王國在西西里島上的卡西比萊(一個村莊)與西方盟國簽訂了停戰協議,意大利被一分為二。意大利社會共和國繼續和納粹德國一同繼續與同盟國交戰。意大利社會共和國的陸軍,也就是法西斯主義的國家共和軍(National Republican Army,簡稱ENR)組建了第一「意大利」神射手師,該師隸屬於德軍第14軍,部署在亞平寧山脈北部。第一「意大利」神射手師曾於哥德防線作戰,在盟軍的最後一次攻勢(葡萄彈行動)的末尾,第一「意大利」神射手師和兩個德國國防軍師和最後的一個意大利法西斯陸軍師一起,在科萊齊奧戰役(Battle of Collecchio-Fornovo,1945年4月26-29日)結束後向盟軍投降 [4] [5] [6]

另一邊,意大利聯合交戰陸軍也組建了一個神射手營,與第四神射手團的剩餘兵員一同組成了萊尼亞諾戰鬥群(Legnano Combat Group)。

冷戰

[編輯]

冷戰期間,神射手部隊被特別指派為機械化步兵部隊。因此,神射手營也就成為了軍下屬的裝甲師中的裝甲化或機械化團的一部分,一個機械化團一般下轄兩個神射手營和一個坦克營。一個坦克團則下轄兩個坦克營和一個神射手營。下屬於摩托化師的裝甲步兵團則一個坦克營和一個神射手營組成。無一例外地,意大利神射手營都裝備有M113裝甲運兵車。在當時僅有兩個處於服役狀態的神射手團,一個是隸屬於第131「半人馬座」裝甲師(131st Armoured Division Centauro)的第三神射手團,另一個是隸屬於第132「白羊座」裝甲師(132nd Armoured Division Ariete)的第八神射手團。

1975年,意大利陸軍廢除了神射手部隊中的團級編制,剩下的神射手營變成了旅級編制下的旅屬獨立部隊。意大利陸軍用第三神射手團的團指揮部及團中的其他單位組成了「戈伊托」機械化旅(Goito Mechanized Brigade)。還用第八神射手團的團指揮部及團中的其他單位組成了「加里波第」機械化旅(Garibaldi Mechanized Brigade)。這兩個新成立的旅還分別額外接收了一個神射手營(來自解散了的裝甲步兵團,且只有人員,沒有裝甲車輛。來自神射手軍的坦克車組人員及炮兵人員沒有被包含在內)。

在這些神射手營變成獨立營之後,他們也繼承了原神射手團的旗幟和傳統,每個營都得到了一個紀念性名字(來自神射手部隊曾經參與過的重大事件),比如,第3神射手「Cernaia」營的名字就來自克里米亞戰爭中發生在1855年的喬爾納河戰役。

另外,神射手部隊還部署了5個反坦克連,兩個神射手旅(戈伊托旅和加里波第旅)各下轄一個反坦克連;三個裝甲旅(阿里亞特、聖陶羅、馬梅利Mameli)。

隨着冷戰的結束,意大利陸軍開始削減部隊兵員及單位數量,神射手部隊也受到了影響。1991年6月1日,戈伊托機械化旅被解散,加里波第機械化旅則被部署到了意大利南部城市卡塞塔,原因是陸軍決定減少位於意大利北部的部隊的數量。1991年7月1日,加里波第旅抵達卡塞塔,並更名為第八神射手「加里波第」旅。同樣是在1991年,陸軍中的「營」被更名為「團」,但構成不變。

現代

[編輯]

在過去,神射手部隊用跑步及騎自行車的方式來進行機動,但現在服役的神射手部隊都已經完成了機械化。

現代神射手部隊曾於黎巴嫩作為多國部隊維持當地和平,也曾在南斯拉夫內戰索馬里內戰戰中充當維和部隊,也曾在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中表現活躍。在現代神射手部隊中,部隊傳統依然很受重視。神射手部隊的領章上有着深紅色的火焰圖案。入伍的士兵仍然帶着紅色菲茲帽,軍官則依然在穿着常服時戴黑色貝雷帽。而傳統的帶有羽毛的「vaira」帽子則只在穿着軍禮服時佩戴。神射手部隊成員所戴的手套也與其他意軍部隊不同,神射手部隊的手套為黑色,其他部隊的手套則為白色。神射手部隊的每個單位都有一個叫做「fanfara」的樂隊,他們負責在部隊接受檢閱時演奏軍樂。「fanfara」使用的樂器中沒有打擊樂器。直到今天,神射手部隊中只有加里波第團、阿里亞特團以及第七神射手團還保留着部隊中的「fanfara」樂隊。在1953年的電影《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中,影片早期時,就有一支來自神射手部隊的fanfara樂隊為一次閱兵伴奏的片段。

第一、第八和第十一神射手團仍以自身的傳統角色即履帶機械化步兵服役,屬於意大利陸軍中的兩個重裝旅。而第三、第六和第七神射手團則隸屬於輪式機械化步兵旅。

軍號

[編輯]

19世紀中期神射手部隊剛出現時,其角色設定主要是輕步兵精確射手,以鬆散的散兵隊列作戰,因此該部隊就需要特殊的軍號聲來為在戰場上迷失方向的單位指明方向。每個營都有着獨有的軍號聲[7],在召集士兵時反覆吹奏,或者在戰術軍號吹響前作為一種「預備號「,用於指明命令發布的對象。(例如,一段複合的軍號聲可以是這樣:「1stBersaglieri」+」Company」+「Right/Nr.3」+「Deploy in open order」)。

參考文獻

[編輯]
  1. ^ Wavell 1968 pp. 90–1
  2. ^ Distaccamento Italiano di Palestina. Australian Light Horse Studies Centre. 18 April 2009 [29 Jul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7). 
  3. ^ fiammecremisiguerra1172. Bersaglieri a Gerusalemme. [30 Jul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意大利語). 
  4. ^ Popa, 1996. Page 23.
  5. ^ Giannasi, Pages 146-48.
  6. ^ Chase, 1995. Page 90
  7. ^ Later each reg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