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斷道塢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斷道塢之戰,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夏毅宗奲都元年)五月,宋夏戰爭中,西夏軍在斷道塢(今陝西省神木市)擊敗宋朝軍隊的伏擊戰。

北宋慶曆至嘉祐初年,西夏連年派人強耕宋朝屈野河(今陝西神木西北烏蘭木倫河、東南窟野河)之西的土地。每次收穫時,夏軍經常屯兵河西,來引誘宋軍。北宋河東經略使龐籍多次訓誡邊將,讓他們不要出戰。1057年正月,西夏國相沒藏訛龐率兵至松境。三月,西夏增兵數萬,想要盡耕河西之地。西夏有大臣表示異議,夏軍還兵。龐籍想要在夏軍回師之時,派通判并州司馬光等人巡邊。當時數十里空曠之地,宋軍只安置一個城堡。知麟州武戡,通判夏倚建議增加修築兩座堡壘,來據守當地,屯兵駐守,遏制夏軍。龐籍採納他的意見。城沒有修好,夏軍已集合再戰。五月初五,並、代鈐轄管勾麟府軍馬郭恩、走馬承受入內東頭供奉官黃道元和武戡等率軍以巡邊為名,乘夜前去視察。偵察得到情報,夏軍屯守沙鼠浪。郭恩想要不再前進,黃道元脅迫他率步騎兵一千四百沿着屈野河北進,進達臥牛峰,夏軍舉起烽火,黃道元認為是虛張聲勢,想要阻止宋軍,又聽到鼓聲,還是強令前行。走到谷口,郭恩建議休軍,等到天明登山,黃道元說他怯懦,郭恩憤怒,率軍前行。黎明時,宋軍抵達忽里堆,見到數十個西夏騎兵向西走,喊他們不答應,忽然火起,夏軍張開左右翼,南北夾擊,郭恩等據守忽里堆東梁口斷道塢,奮力作戰。戰至多時,西夏軍從忽里堆東長塹兩側攀登上來,四面合擊,宋軍潰敗。武戡率軍逃到麟州,郭恩、黃道元、府州寧府寨監押劉慶等人被俘。郭恩不屈被殺,三百八十七位宋朝軍士戰死,喪事矢甲一萬七千餘件。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