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朱幼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平遙惠恭王朱幼𡑆(1431年—1472年2月14日),一作平遙懿安王,明朝平遙僖靖王朱佶煟的嫡長子,王妃王氏所生。[1]瀋簡王朱模孫,明太祖曾孫。明朝第二代平遙王。[2]

生平[編輯]

正統九年(1444年)二月得賜名。[3]

正統十一年(1446年)二月,朱佶煟去世。[2]五月,朱幼𡑆的大伯瀋王朱佶焞向朝廷奏稱朱佶煟還未下葬,生前祿米用盡,如今已經按例停止支取祿米,但家口眾多,無以養贍。事下戶部覆奏,英宗命仍舊支取祿米。[4]

正統十二年(1447年)八月,明英宗遣駙馬都尉井源等為正使,吏部員外郎紀振等為副使,持節封朱幼𡑆襲封平遙王。[1][2][5]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五月,剛襲封的朱幼𡑆和堂弟稷山王朱幼垬各自上奏請求全支本色祿米一千石,事下戶部覆奏,舊制襲封郡王歲祿一千石,米鈔各半。英宗命按制度辦理。[6]

景泰元年(1450年)四月,明代宗遣駙馬都尉焦敬等為正使、吏部右侍郎俞山等為副使,持節冊封潞城縣典史曹通的女兒為平遙王妃。[7]

天順元年(1457年)五月,因朱幼𡑆和堂弟黎城王朱幼𫮊等各自奏稱歲祿不夠養贍,請求將折色改為本色,明英宗命戶部都改二百石折色為本色。[8]六月,因其和堂弟沁源王朱幼埼奏請,各自給煤戶菜戶各二戶。[9]十二月,朱幼𡑆奏請得到山西潞州黎城縣每年的商稅鈔,英宗命給他一年的收入。西河王朱鍾鑅奏請得到平陽府稅課局兩年課鈔,戶部說太多,官軍折俸及各項軍需也需要支用,請求如朱幼𡑆的例子,酌量給二千九百六十餘貫,獲准。[10]

成化八年(1472年)正月,朱幼𡑆去世。明憲宗聞訊,輟朝一日,按制度賜祭葬,諡惠恭。[1]因為沒有兒子,封國取消。[2]由朱佶焞的兒子即朱幼𡑆的堂弟唐山王朱幼墧的兒子鎮國將軍朱詮鎣奉祀。[11]

朱幼𡑆的母親王太妃奏稱朱幼𡑆死後祿米停止支用,遺下的家眷無以自給。同年五月,憲宗賜王太妃食米每年一百石。[12]

評價[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
  2. ^ 2.0 2.1 2.2 2.3 《明史》卷一百二·表第三·諸王世表三
  3.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三》
  4.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四十一》
  5.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五十七》
  6.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六》
  7.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九十一》
  8.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八》,同時上奏獲準的還有秦藩保安王朱公鋉、郃陽王朱公鏜
  9.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九》
  10.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五》
  11. ^ 《弇山堂別集》卷035
  12.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四》
前任:
父僖靖王朱佶煟
明平遙國國王
1447年-1472年

原因:無子,國除,
堂侄朱詮鎣以鎮國將軍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