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剛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剛己(1872年—1914年),直隸南宮人。清末政治人物。

李剛己就學於保定蓮池書院。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考中戊戌科三甲第191名進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籤分發各省,以知縣即用[1]。歷任靈丘繁峙五臺靜樂等縣知縣。辛亥革命爆發,積極響應,至大同,兼署知府。民國三年(1914年),受聘於保定高等師范國文部。不久卒。工詩文。有《李剛己遺集》五卷。《晚晴簃詩匯》收其詩作四首。[2][3]

註釋

[編輯]
  1.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四百十九):光緒二十四年。戊戌。五月。癸丑朔。……○引見新科進士。得旨……范鍾、劉重堪、閻鳳閣、楊詠裳、盧元璋、林景綬、榮貴、趙恩綸、王芹芳、陳啟棠、李維楨、王希賢、饒士翹、楊沅、盧金書、何端樹、於鳳閣、蘇耀泉、蔡世信、周應昌、王道凝、朱映清、方雷、李如松、劉維垣、宜勛、范晉藩、張孚襄、於銘訓、郝毓椿、朱郁春、何壽朋、樂秀、高壽、趙耀基、李鍾岳、戴光祖、陳柏侯、馬楨、向步瀛、向昌甲、陸乃棠、胡世昌、陳耕三、劉煥光、李濤、朱滄鰲、李麟昌、郭顯球、任承紀、蕭元怡、熊廷權、王可培、張興慧、韓桂攀、張斯鈺、劉肇夏、唐景侖、吳立亭、羅運松、趙延泰、張三銓、彭鳳沼、權尚忠、劉麟祥、周長清、詹照、陳維倫、李熙、陳緯元、馮由、吳孝愷、劉允亨、潘餘慶、謝家治、傅松齡、周震、孫占鰲、孫其敬、黃惠安、傅學憼、高煥然、王元綎、鄭元浚、周欽、潘紹周、計登瀛、彭文翰、翟鍹、陳兆坤、張輅、張之埏、王安定、鄭鍾靈、黎效松、魏命侯、黃鐘傑、張鳳藻、周榮期、陸春官、熊光瓚、方正、應德完、楊兆龍、黃錫麟、廉瑄、葛明遠、陳景韶、馬振儀、吳承彥、陳良均、屠佩環、崇本、張剛、王熾昌、如麟、袁勵端、魏鴻勛、端木棻、徐炳麟、程和、朱榮先、李德運、李剛已、劉聲駿、俱著交吏部掣籤分發省分。以知縣即用。
  2. ^ 《晚晴簃詩匯·卷182》:李剛己,字剛己,南宮人。光緒甲午進士,官大同知縣。有遺集。
  3. ^ 《晚晴簃詩匯》科次誤作甲午。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