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潮寺舊址
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上城區望江門外
分類古建築
時代清代
編號3-24
登錄2000年7月

海潮寺為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望江門外原望江門直街南端的一處佛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2],因瀕臨錢塘江口(原江堤即今秋濤路,今已距江1.5公里),朝聽潮、夜聞汐而得名。1937年後用作浙江省第一臨時輔助醫院,1958年後用作橡膠廠(1992年改稱中策橡膠有限公司),今廠址已搬遷,位於拆遷的空地中。在望江新城地塊舊城改造規劃中擬對其進行復建[3]

寺內原有放生池、前後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及僧房等建築,民國三十三年(1944)因雷擊失火(一說日機轟炸),余天王殿、鼓樓、後山門以及僧房數間,今僅存光緒十六年(1890)重修的天王殿、雙照井及古樟。天王殿面闊五間,重檐歇山頂,梁下存「大清龍飛光緒十六年歲次庚寅十月轂旦主持間修記」題記[4]

圖集[編輯]

寺址西北面遠景
天王殿北面
天王殿東面
天王殿轉角檐部做法

參考資料[編輯]

  1. ^ 清·鄭沄修、邵晉涵纂,《乾隆杭州府志·卷三十一·寺觀》:海潮寺在永昌門外,明萬曆間建,太監張隨奏請今額。
  2. ^ 清‧龔嘉儁修、李楁纂,《民國杭州府志·卷三十六·寺觀》:海潮寺在望江門外,明萬曆間建寺賜額(康熙縣誌),旋廢。國朝嘉慶初重興,道光九年增建鐘樓、觀音殿。咸豐十一年寺燬,同治三年復建,光緒七年僧普照至京師請頒藏經,建藏經閣。
  3. ^ 《杭州最大旧城望江地块将“脱胎换骨”并复建海潮寺》. 周丹紅. 浙江在線. [2016-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5). 
  4. ^ 《海潮寺——城南有名刹》. 曹曉波. 杭州日報. [2016-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