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蓋塔姆·納拉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蓋塔姆·納拉卡
蓋塔姆·納拉卡,2017年8月4日
居住地新德里
國籍印度
職業《經濟和政治周刊》顧問編輯
組織民主權利人民聯盟
知名於人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活動

蓋塔姆·納拉卡(英語:Gautam Navlakha印地語發音:[ɡɔːt̪ m nʋlkʰaː])是公民自由[1]、積極自由[2]和人權的護衛者;[3] 和記者。[2] 作為一名資深活動家,他參與了新德里民主權利人民聯盟英語People's Union for Democratic Rights的長期的積極活動。[4] 他也是《經濟和政治周刊》(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的顧問編輯。[5][6] 他居住在新德里。[7]

活動

[編輯]

納拉卡曾擔任民主權利人民聯盟書記,[8] 並曾擔任「克什米爾人權和司法國際人民法庭」召集人。[9] 他曾在克什米爾工作,最近,受毛派的影響,他的工作重心一直在恰蒂斯加爾邦[2]

在2010年克什米爾抗議活動後, 納拉卡被拒絕進入克什米爾,但2011年12月,他在斯利那加加入「印度管理的克什米爾的人權和司法國際人民法庭」和「失蹤人士父母協會」的活動分子們,他們根據3名准將、9名上校、3名中校、78名專業人員、25名印度陸軍上尉和37名印度準軍事部隊高級官員的謀殺、綁票、強姦、強迫失蹤和折磨的指控的警方記錄、司法、准司法和政府記錄,編寫了一份名為「可疑的肇事者——查謨和克什米爾的有罪不罰的故事」的報告。他還曾在斯利那加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該報告已經傳遞到查謨和克什米爾首席部長和印度總理,從而使那些有罪的人受到懲罰。[10]

他曾支持普拉山特·布尚的觀點,即在克什米爾非軍事化問題上應該舉行公民投票,他說:「公投是和平和民主的方式,對於解決難以找到解法的地區的問題。」[11]

他的文章經常出現在非常有名的《經濟和政治周刊》和Sanhati.com。[2]

在斯利那加機場被拘留

[編輯]
「腐敗是印度為鞏固其在克什米爾的占領而採取的主要政策,印度正在這裡購買人民並給予他們金錢利益,以獲得他們對維持其占領的支持。」
蓋塔姆·納拉卡[11]

2011年5月,蓋塔姆·納拉卡在斯利那加機場入口被拒絕,並被遣返德里,因為查謨-克什米爾邦政府認為,「他的存在會擾亂克什米爾山谷的和平和秩序。」[12] 當他要求警察以書面形式下達命令時,警察給了他一份由地區治安法官簽署的命令,該命令宣稱他被「禁止進入克什米爾,根據CRPC第144條」。[1] 法魯克·阿卜杜拉英語Farooq Abdullah也評論說,「那位作家想要什麼——燒了克什米爾?讓他們燒印度的其他地方。」事件發生後,「克什米爾人權國際法庭」向媒體表示:「蓋塔姆·納拉卡訪問克什米爾已經有二十一年了,他從來沒有煽動民眾。」查謨和克什米爾人民民主黨(PDP)也批評了查謨-克什米爾邦政府的這一決定,稱拘留納拉卡是民主的「污點」。納拉卡也回應說,他的拘留是一種「偏執狂,因與邦政府不一致」。他進一步表示,「政府正在利用我向所有有民主頭腦的希望說出克什米爾恢復常態真相的印度人發出信息。」 「一個德里的人權活動家怎麼就成了克什米爾和平的威脅?」,媒體從政府那裡沒有得到這個問題的確鑿答覆。[12]

「查謨和克什米爾民間社會同盟」和「克什米爾人權國際法庭」[12]的Khurram Parvez在接受採訪時對David Barsamian說,納拉卡在「克什米爾人眼中」是一位「光榮」的印度人,他們「愛和尊重」他。[13]

作品

[編輯]
  • Days and Nights in the Heartland of Rebellion. New Delhi: Penguin Books, 2012. ISBN 978-81-84756-54-8. OCLC 815836715.
    少年中國評論網中文翻譯:在「叛亂」中心的日子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Bamzai, Kaveree. Out of sight. India Today. 4 June 2011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2.0 2.1 2.2 2.3 Jane Addams Hull-House Museum.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3. ^ Ashiq, Peerzada. Activist Navlakha detained, charged with Section 144. Hindustan Times (Srinagar). 28 May 2011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4. ^ Hijackers of the Electoral Process: Maoists or the Indian Establishment?. Monthly Review Foundation. 23 April 2014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5. ^ Conferences/ Workshops/ Panel Discussions since 2005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and Efforts to Prevent Nuclear Terrorism (12 March 2012). 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May 2014). 
  6. ^ Dasgupta, Debarshi. My Book is Red: The word is Revolution. Maoists give a leg up to tribal languages.. Outlook. 17 May 2010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4). 
  7. ^ Gautam Navlakha image. India Today Group. 1 June 2011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8.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dia – The War Within – A Conversation with Gautam Navlakha. Sanhati. 22 March 2011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0). 
  9. ^ Mallika Kaur Sarkaria. On trial: human rights in Kashmir. Kennedy School Review  – 透過HighBeam 需付費查閱 . 22 March 2009 [2018-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5). 
  10. ^ Ali Fayyaz, Ahmed. Top Army, police officials involved in human rights abuse in Kashmir. The Hindu (Srinagar). 7 December 2012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11. ^ 11.0 11.1 Sofi, Afzal. Militarization in JK is threat to Indian democracy: Navlakha. Kashmir Reader (Srinagar). 13 January 2014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12. ^ 12.0 12.1 12.2 J&K: No entry in Kashmir for activist. NDTV. 30 May 2011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13. ^ We are trying to redefine resistance: Telling the story of Kashmir (80). Chicago, Illinois: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and Social Change.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