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祭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清朝約1870或1880年代,在中國徐家匯禮拜堂舉行的彌撒。圖中站立的教士所戴的是祭巾。

祭巾是中國天主教歷史上採用過的一種中國式樣的宗教冠帽。[1]

簡介

[編輯]

1613年,龍華民金尼閣(N.Trigaut,1577年—1628年)啟程赴羅馬。1614年,金尼閣到達羅馬,向即將離任的耶穌會總會長克勞迪奧·阿奎維瓦(C.Aquaviva)呈上「五十《建議》」(Fifty Postulata),包括:(1)設中華傳教區,與日本傳教區分開;(2)准許翻譯經典,司鐸採用中文舉行聖祭、聖事、日課;(3)准許中國人在禮儀中戴冠(祭巾)。金尼閣還徵詢了白敏(R.Bellarmine)樞機的意見,白敏過去是利瑪竇的老師,他認為用拉丁文之外的語言舉行禮儀是可能的,而且有先例,但他認為只能用高雅而非粗鄙的語言舉行禮儀。[1]

1615年1月15日,聖部會議(教宗保祿五世在場)特准在中國的耶穌會士用高雅的中文翻譯聖經、舉行彌撒、日課祈禱,並且可以在禮儀中戴冠(祭巾)。1615年3月26日,聖部會議(教宗保祿五世仍在場),由白敏主持,為解決上次會議中未決事項,決定:(1)所有在華傳教士可以在禮儀中戴冠(祭巾);(2)准許在華傳教士用中文舉行彌撒、日課、全部聖事及聖儀,但須符合羅馬禮規,並且須獲得主教同意。[1]

1622年,教宗額我略十三世頒布《神妙莫測》憲章,設立傳信部,指示傳教事務。1628年,金尼閣去世,因中文用語存在爭議,聖經的中文翻譯工作未開始。1629年,艾儒略(P.Aleni,S.J,1582年—1649年)編寫《彌撒祭義》(小本彌撒手冊),這是首本用中文說明彌撒禮儀的圖書。該書第一部分說明了新約舊約中的祭祀概念、聖堂建築與祭壇、教會聖統制、祭衣、彌撒禮儀、彌撒聖祭之效果、輔祭方式;第二部分說明了彌撒的主要組成部分。該書也說明了「祭巾」的象徵意義。[1]

1924年5月15日,在中國上海召開第一屆天主教全國主教公會議(Primum Concilium Sinense)(簡稱「上海會議」),首任教廷駐中國宗座代表剛恆毅總主教任會議主席,會議的總結文告《PRIMUM CONCILIUM SINENSE ANNO 1924 ACTA- DECRETA ET NORMAE -VOTA,etc》(天主教全國主教公會議法令與規章匯編)公布了法則861條,其中終結了祭巾和中文彌撒,以使中國天主教會與普世拉丁教會看齊。[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翟鳳玲,利類思《彌撒經典》翻譯始末,輔仁大學神學論集1999年第120號
  2. ^ 林瑞琪,民初天主教學校的宗教傳播與反宗教傳播,鼎2006年秋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