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蘭苕館外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里乘》,又名《蘭苕館外史》或《留仙外史》,清朝筆記小說集,許奉恩撰,共收文言小說190篇。

《里乘》書名之「里」為鄉里,「乘」即記載,《里乘》應該是指鄉野傳說的記錄。[1]作者自述從癸卯年(1843年)參加秋試後開始創作,到三十年後(1874年)完成《里乘》一書。該書明顯摹仿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和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2]《里乘》一書也暴露官場黑暗。《某令》中有七名善良百姓被冒作盜匪殺頭。《當塗令》中縣官因貪污賑銀四萬兩,造成餓殍遍野。縱觀全書侈談因果報應,說教較多,文情稍遜。例如《余徐二公軼事》敘述余夢岩、徐鐵蓀都因救人於急難,有好報,作者在後記中以「里乘子」的口吻評論:「予嘗謂:天下至善之事,非有厚德、厚福者不能遇。」因此《里乘》雖筆墨與《聊齋》為近,警峭處卻不及《聊齋》,故流傳不廣。有光緒五年常熟抱芳閣刊本。《筆記小說大觀》則刪掉了十卷本的後兩卷。

注釋[編輯]

  1. ^ 沈昌直《柳溪竹枝詞·序》:「而即此鄉里軼聞,小小點綴,以備里乘之搜採,且亦不可得。」
  2. ^ 《筆記小說大觀》云:「《聊齋志異》以文詞勝,《閱微草堂》以論斷勝,皆千古不磨之作。此書獨兼有其長,談狐說鬼,無殊淄水之洸洋,善勸惡懲,猶是河間之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