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詹姆斯·鮑德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詹姆斯·鲍德温 (作家)
詹姆斯·鮑德溫
鮑德溫1969年的肖像
出生詹姆斯·亞瑟·鮑德溫(James Arthur Baldwin
(1924-08-02)1924年8月2日
 美國紐約州紐約
逝世1987年12月1日(1987歲—12—01)(63歲)
 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聖保羅
職業作家小說家詩人劇作家活動家
國籍 美國
體裁小說、散文、文學評論
受影響於理查德·賴特
施影響於蘇珊-洛里·帕克斯英語Suzan-Lori Parks托妮·莫里森貝爾·胡克斯蘇珊·史翠英語Susan Straight埃爾德里奇·克里佛英語Eldridge Cleaver

詹姆斯·亞瑟·鮑德溫(英語:James Arthur Baldwin,1924年8月2日—1987年12月1日),美國作家小說家詩人劇作家社會活動家

作為黑人和同性戀者,鮑德溫的不少作品關注20世紀中葉美國的種族問題性解放運動。代表作有小說《山巔宏音英語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 (novel)》、《喬瓦尼的房間英語Giovanni's Room》、《另一個國家英語Another Country》等。

生平

[編輯]
詹姆斯·鮑德溫,攝影家卡爾·范·韋克滕(Carl Van Vechten)攝於1955年

詹姆斯尚在襁褓中時他的母親艾瑪·喬恩斯嫁給了牧師大衛·鮑德溫並搬到紐約哈林區。詹姆斯從小家境貧寒,他與繼父的關係也很緊張。14歲的時候他成為了一名五旬節教派的牧師,經常上台宣講。

17歲的時候,鮑德溫放棄宗教信仰,搬到紐約作家藝術家雲集的格林威治村,並開始寫作(後於1955年結集出版《土生子的札記》)。

鮑德溫很早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同性戀傾向。1948年,由於深感美國對黑人和同性戀的歧視,鮑德溫離開美國來到了巴黎。他希望自己的作品不要「僅僅因為是黑人,甚或黑人作家」而受到關注[1],他希望跳出黑人文學的圈子在更大的世界中重新審視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同時他逃離美國也讓他得以正視自己性向上的掙扎,也逃離了很多跟他一樣的美國黑人青年在紐約感到的壓抑和無望[2]

在巴黎,鮑德溫很快參與到左岸的激進主義浪潮。他開始在一些文學選刊上發表作品,比如在他的朋友喬治·索洛莫斯(筆名為Themistocles Hoetis)擔任編輯的《零:文學與藝術評論》(Zero; 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Art)的創刊號上發表了批評理查德·賴特的「每個人的抗爭小說」(Everybody's Protest Novel)一文。

1953年,鮑德溫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半自傳體的《山巔宏音》(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兩年後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土生子的札記》。除了賴以成名的小說和散文,鮑德溫也嘗試過多種文學體裁,包括詩歌、戲劇等。

他的第二本小說《喬瓦尼的房間》1956年甫一出版即引起爭議,主要因為文中有直白的同性情色內容,而且出乎人們意料的是這本書的角色全部是白人。接下來的兩部小說《另一個國家》和《告訴我火車開走了多久》中進行了更廣泛的嘗試[3],涉及黑人和白人的關係,以及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等[4]。這些作品也充分反映了1960年代的動盪和憤怒。

相近的時代主題也出現在鮑德溫的長文《在十字路口》(Down at the Cross)里[5],這篇文章最早發表於紐約客,鮑德溫因此登上1963年的時代周刊封面(當時他正在南部宣講民權運動)。另一篇長文《街上的無名者》也論及了他1960年代後期的親身經歷,特別是他的三位友人麥格·艾佛斯(Medgar Evers)、馬爾科姆·X(Malcolm X)以及馬丁·路德·金的暗殺事件。

從1962年回到美國起,鮑德溫參與了民權運動,他的理念介於更訴諸力量的馬爾科姆·X和非暴力的馬丁·路德·金之間[6] 。1963年,他參與了黑人民權運動領袖們與羅伯特·肯尼迪的會談[7] ,並於8月28日和友人馬龍·白蘭度西德尼·波蒂埃等參與了著名的華盛頓特區民主大遊行[8]。1968年,鮑德溫參與聯署「作家與編輯反對戰爭稅」活動抗議越戰[9]

鮑德溫在1970年代到80年代的作品一直不太受到關注,不過近年來也開始引起一些注意[10]。這段時期鮑德溫搬回法國南部,主要的作品是小說《假若比爾街能夠講話》和《Just Above My Head》,主要關注於黑人家庭的重要性。他同時出版了一本詩集和一些散文集。

1987年12月1日凌晨[11][12](也有部分報道為11月30日深夜[13][14]),鮑德溫因胃癌去世[15][16],葬在紐約附近哈茨代爾的芬克里夫墓園(Ferncliff Cemetery)。

個人關係、影響和評價

[編輯]

鮑德溫早年結識並極為尊崇年長的黑人作家理查德·賴特,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土生子的札記》標題即是向賴特的小說《土生子》(Native Son)致敬。然而1949年鮑德溫發表的文章「每個人的抗爭小說」(Everybody's Protest Novel)終結了兩人的友誼 [17],文中鮑德溫評論《土生子》和《湯姆叔叔的小屋》一樣缺乏可信的角色和心理複雜度。不過之後在一次訪談中鮑德溫說自己仍然推崇賴特[18]

1949年鮑德溫認識並愛上了比他小八歲的路西安·哈珀斯伯格(Lucien Happersberger)。三年後路西安結婚讓鮑德溫非常痛苦[19]。另一個對鮑德溫影響重大的是黑人畫家博福·德里尼(Beauford Delaney)。在1985年的作品《票價》中鮑德溫寫道:「對我來說,德里尼是黑人能成為藝術家的活生生的證明。」

鮑德溫影響了很多作家,托妮·莫里森親自編輯了鮑德溫的小說和散文集兩卷本。

1999年,《喬瓦尼的房間》在同性戀組織「出版三角」的百部最佳同性文學作品評選中排名第二[20]

2002年,鮑德溫被學者Molefi Kete Asante列為100位偉大的美國黑人之一[21]

2005年,《山巔宏音》被《時代》雜誌評為「1923-2005百佳英語小說」之一[22]

作品

[編輯]
鮑德溫與好萊塢明星查爾斯·勞頓馬龍·白蘭度西德尼·波蒂埃,攝於1963年華盛頓特區大遊行
  • 山巔宏音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半自傳體小說,1953年
  • 《阿門角》 The Amen Corner:劇本,1954年
  • 《土生子札記》 Notes of a Native Son :散文集,1955年
  • 喬瓦尼的房間Giovanni's Room:小說,1956年
  • 《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Nobody Knows My Name: More Notes of a Native Son:散文集,1961年
  • 另一個國家Another Country:小說,1962年
  • A Talk to Teachers:散文集,1963年
  • 下一次將是烈火The Fire Next Time:散文集,1963年,包括文章《在十字路口》
  • 《黑人怨》Blues for Mister Charlie:劇本,1964年
  • Going to Meet the Man:短篇故事集,1965年在英國出版
  • 《告訴我火車開走了多久》Tell Me How Long the Train's Been Gone:小說,1968年
  • No Name in the Street:散文集,1972年
  • 《假若比爾街能夠講話》If Beale Street Could Talk:小說,1974年
  • The Devil Finds Work:散文集,1976年
  • Just Above My Head:小說,1979年
  • Jimmy's Blues:詩集,1983年
  • The Evidence of Things Not Seen:散文集,1985年
  • 《票價》The Price of the Ticket:散文集,1985年
  • The Cross of Redemption: Uncollected Writings:散文集,2010年
  • 《大岩石》"The Rockpile 1965年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James Baldwin, "The Discovery of What it Means to be an American," in The Price of the Ticket: Collected Nonfiction, 1948-1985 (New York:St. Martin's Marek, 1985), 171.
  2. ^ James Baldwin, 「Fifth Avenue, Uptown」 in The Price of the Ticket: Collected Nonfiction, 1948-1985 (New York: St. Martin’s/Marek, 1985), 206.
  3. ^ Miller, D. Quentin. James Baldwin American Writers Retrospective Supplement II, ed. Jay Parini. Scribner's, 2003, 1-17
  4. ^ Paul Goodman. Not Enough of a World to Grow In (review of Another Country). The New York Times. 1962-06-24 [201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4). 
  5. ^ Sheldon Binn. Reivew of The Fire Next Time. The New York Times. 1963-01-31 [201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9). 
  6. ^ David Leeming, James Baldwin: A Biography (New York: Henry Holt, 1994), 134.
  7. ^ David Leeming, James Baldwin: A Biography
  8. ^ A Brando timeline. Chicago Sun-Times. 3 July 2004 [30 Nov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9. ^ 「Writers and Editors War Tax Protest」 January 30, 1968 New York Post
  10. ^ Altman, Elias. Watered Whiskey: James Baldwin's Uncollected Writings. The Nation. May 2, 2011 [201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6). 
  11. ^ James Baldwin Biography, accessed December 2, 2010
  12. ^ James Baldwin: His Voice Remember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0, 1987
  13. ^ Books & Writ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December 2, 2010
  14. ^ James Baldwin, the Writer, Dies in France at 6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1, 1987
  15. ^ Out 14 (8), Here Publishing: 32, Feb 2006, ISSN 1062-7928, Baldwin died of stomach cancer in St. Paul de Vence, France, on December 1, 1987. 
  16. ^ James Baldwin, Eloquent Writer In Behalf of Civil Rights, Is Dea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 1987
  17. ^ Michelle M. Wright '"Alas, Poor Richard!": Transatlantic Baldwin, The Politics of Forgetting, and the Project of Modernity', James Baldwin Now, ed. Dwight A. McBrid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9, page 208
  18. ^ "I knew Richard and I loved him. I was not attacking him; I was trying to clarify something for myself"Baldwin Reflections. New York Times. [201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7). 
  19. ^ Winston Wilde, Legacies of Love p.93
  20. ^ The Publishing Triangle's list of the 100 best lesbian and gay novels. [201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4). 
  21. ^ Asante, Molefi Kete (2002). 100 Greatest African Americans: A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Amherst,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ISBN 1-57392-963-8.
  22. ^ 存档副本. [201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