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躍進渠 (寧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躍進渠,中華人民共和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一條引黃灌溉渠,地跨中衛市青銅峽市,修建於1958年,由明代的新生渠、中濟渠、長永渠、豐樂渠合併擴整而成[1]

命名[編輯]

躍進渠因修建於1958年「大躍進」時期而得名[1]

歷史[編輯]

1958年3月,躍進渠一期工程開工實施,從位於中衛黃河左岸孟家河溝的新生渠渠口引水,渠口至余丁的17公里是由原新生渠段擴建而成,余丁到渠稍的約60公里則為新開渠段。1959年9月,躍進渠二期工程實施,新建渠首進水閘。1978年,勝金關退水閘、渡槽改建。1988年,引水口從孟家河溝上延至張園村,直接由黃河引水,改善了引水條件。1989年,新建了共有3孔的張園進水閘,無閘門的中孔為常過流式,其他兩孔為鋼筋混凝土閘門。1995年,勝金關退水閘改建。2012年5月,控制性工程渠道砌護全面建成。2014年至2016年,躍進渠擴整改造工程實施,全面改造渠系。經改造,渠道全長146.4公里,其中躍進渠段長80公里,灌溉面積20.38萬畝[1]

參考[編輯]

  1. ^ 1.0 1.1 1.2 跃进渠简介. 寧夏新聞網. 2020-12-28 [2022-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