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人民會堂
青島市人民會堂 | |
---|---|
概要 | |
地點 | 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 |
地址 | 太平路9號 |
起造 | 1959年5月 |
竣工日 | 1960年5月30日 |
技術細節 | |
層數 | 地上3層,地下1層 |
設計與建造 | |
建築師 | 青島市城建局設計室 |
36°03′39″N 120°19′29.7″E / 36.06083°N 120.324917°E
青島市人民會堂,簡稱人民會堂,俗稱「新建禮堂」,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9號,建於1959-1960年,為青島市重大會議及大型文藝演出重要場所之一,現為市南區一般不可移動文物。[1]
歷史
[編輯]青島市人民會堂的原址原為章高元駐防青島時期(1892-1897)所建總兵衙門及衙門左營[1][2]。1958年初,中共青島市委決定建設人民會堂,為國慶十周年獻禮,並選址在總兵衙門舊址[3]。1959年5月上旬動工興建[4]。建築由青島市城建局設計室的劉漢耀、陳鐵林、何早英等工程師設計[3],藝術家石可參與室內裝飾設計[3],青島市房產局負責施工建設[5],北京市古建築施工公司負責內部裝修施工[3]。1960年5月30日竣工[4][5],同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3]。原總兵衙門建築群在人民會堂建設過程中陸續拆除。建成後的人民會堂為青島市政治、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中共青島市委、青島市人大、政協的重要大會均在此舉行,會堂內亦可舉辦戲劇演出、音樂會等文藝活動[2][3][5]。2000年,人民會堂列入第一批青島市歷史優秀建築[6]。2012年11月6日列入市南區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名錄[7]。
建築特色
[編輯]青島市人民會堂位於太平路大學路路口北側,其外觀造型、內部結構參考了北京人民大會堂,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5](一說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1][3]),總高25米。平面大致為正方形。地上三層,地下一層,水刷石牆面,平屋頂。正立面位於西南側,面向太平路及青島灣,入口以8根花崗岩方形立柱支撐,正門為7扇雙開木製大門。兩側牆上各嵌一個以紅星和紅旗為主題元素的徽標。建築內部由大廳、中心會場、兩處中型會議廳及45個小型會議室組成,可容納4000餘人聚會活動。前廳通高2層,地面鋪裝水磨石。中心會場上下兩層,共有座席1851個;中型會議廳可容納600餘人。建築內外裝飾部分使用了中國傳統風格紋飾。[2][3][5][8]
圖集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袁賓久. 《青岛老建筑之旅》.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67010093.
- ^ 2.0 2.1 2.2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青島市文物局. 《青岛文物志》. 北京: 中國出版社. 2004. ISBN 988-97146-6-1.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青島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原城建局設計室)院史辦. 见证半个世纪的城市兴衰--青岛市人民会堂建设回忆. 青島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官網. 2005-05-01.
- ^ 4.0 4.1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9~1966.5). 《青岛市志·大事记》. 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0. ISBN 7-80113-765-5.
- ^ 5.0 5.1 5.2 5.3 5.4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二篇 建筑,第一章 公共建筑. 《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9 [2024-03-18]. ISBN 7-5011-464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青島市規劃局 青島市文化局. 关于公布青岛市第二批历史优秀建筑的通知(青规字〔2006〕72号). 青島政務網. 2006-05-20 [202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6).
- ^ 市南區文化和旅遊局. 市南区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青島市市南區政務網. 2019-07-03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8).
- ^ 青島市文物局 (編). 《今古和声:青岛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辑录》.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010-3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