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驛傳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驛傳制(日語:駅伝制),又稱宿驛傳馬制度,是日本古代的一種傳達公用書信或物件的方式。該方式的特徵在於,傳送的人和馬從能在宿場進行交替更換。

「宿驛」是指在沿着街道的集落上,供旅人住宿,搬運行李的人與馬集合的地方。 「傳馬」是指幕府人員在處理公用事務的途中,在宿驛更換交替的馬。 「傳馬制」是指公用的書信或物件,從出發地到目的地,並非由同一人或馬來搬運,而是在宿場交替人馬,實現分工搬運的制度。

歷史[編輯]

「傳馬制」根據曾被各戰國大名採用過,並由徳川家康進行了更正式的整備。 徳川家康在關原之戰(1600年)勝利後,開始了對全國的街道的整備。慶長6年(1601)在東海道整備的「宿站傳馬制度」便是其早期成果。 公用的書信或物件附帶着「傳馬朱印狀」,人馬將其從一個宿場傳到另一個宿場。 由於交通量的增加,一開始的傳馬從36匹增加到了100匹。 宿場負擔了人馬交替的任務,但作為鼓勵,其宅地被課稅的年供被免除,同時也能通過提供旅住宿或搬送物件兒獲得收入。[1]

參考文獻[編輯]

  1. ^ 宿駅伝馬制度って、なんのこと?. www.ktr.mlit.go.jp. [2019-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