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鴛鴦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鴛鴦豆[1]是一種春秋戰國時代流行於楚國的漆木胎盛食器。荊州荊門博物館都藏有這種文物。

形制[編輯]

從湖北江陵雨台山427號楚墓出土的一件鴛鴦豆通高25.4厘米,盤徑、底徑分別為18.2和12.3厘米。它的盤和蓋能組合成鴛鴦的開關,整體作臥首何處狀,其頭、腹、翅和腳都是雕刻而成,頭為曲頸側視狀,翅膀收縮,爪蜷曲,尾部略上翹。此器全身髹漆,並以朱紅和金、黃等色繪出鴛鴦各個部位和羽毛。在尾部兩側分繪金色鳥。

參考[編輯]

腳註[編輯]

  1. ^ 豆是指盛菜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