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鼻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鼻疔是指發生在鼻尖、鼻翼、鼻前庭部位的療瘡癤腫,即鼻癤腫。

症狀[編輯]

該症起初僅在鼻尖或鼻前庭等局部發生紅腫,繼而伴以脹痛,隨着病情發展,局部因腫脹皮膚呈亮紅狀,疼痛加重,局部產生癤節,質硬,此後若病變皮膚中央附近出現顆粒狀(小米大小)隆起,色黃白,腫塊邊界清晰,則多數患者會因膿點自潰,不治而愈;若局部腫塊擴散,質地變軟,界限不清,則顯示局部因病變產生膿液隨內循環(血管淋巴)擴散,可能引起高燒、頭痛,附近器官(如鼻、眼)浮腫等的併發症


病因與治療[編輯]

中醫觀點[編輯]

中醫認為該病由熱毒引起,治療多配以黃連等清熱解毒之物。

西醫觀點[編輯]

外部參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