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24年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代表團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4年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中國代表團
IOC編碼CHN
NOC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
網站www.olympic.cn(英文)(簡體中文)
2024年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江原道
2024年1月19日至2月2日
運動員53
參賽項目12個大項
掌旗官開幕式:張菁月(冰球)[1]
閉幕式:劉奕杉蘇帥兵(自由式滑雪)[2]
獎牌榜
排名第5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計
6 9 3 18
歷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參賽記錄
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2024年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代表團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派出的參加2024年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代表團。

2024年1月5日,中國代表團正式成立,代表團共計98人組成,其中運動員總共56人(男子20人,女子36人),參加7個大項、12個分項、50個小項[3]

冰球選手張菁月擔任開幕式旗手[1],自由式滑雪運動員劉奕杉和蘇帥兵則擔任中國代表團閉幕式旗手。[2]

中國代表團在本次冬青奧會創下歷史最好成績,6枚金牌在金牌榜排在第5,18枚獎牌在總獎牌榜並列排在第3。中國青年女子冰球隊為中國代表團收穫了在冬青奧會的首枚冰球獎牌;匙翔宇則收穫了代表團在冬青奧會的首枚雪車獎牌;劉奕杉獲得了代表團在本次冬青奧會的唯一一枚雪上項目金牌。[4]

獎牌統計[編輯]

各項目獎牌統計[編輯]

比賽項目 1 金牌 1 銀牌 1 銅牌 總數
短道速滑 4 4 0 8
速度滑冰 1 3 1 5
自由式滑雪 1 2 0 3
雪車 0 0 1 1
冰球 0 0 1 1
總計 6 9 3 18

獎牌獲得者[編輯]

獎牌 運動員 項目 賽事 日期
1 金牌 楊靜茹 短道速滑 女子1500米 1月20日
1 金牌 李金恣 短道速滑 女子1000米 1月21日
1 金牌 張心喆 短道速滑 男子1000米 1月21日
1 金牌 李金恣
楊靜茹
張柏浩
張心喆
短道速滑 混合接力 1月24日
1 金牌 劉昀琪
潘寶碩
速度滑冰 混合接力 1月25日
1 金牌 劉奕杉 自由式滑雪 女子U型場地技巧 1月31日
1 銀牌 李金恣 短道速滑 女子1500米 1月20日
1 銀牌 張心喆 短道速滑 男子1500米 1月20日
1 銀牌 楊靜茹 短道速滑 女子1000米 1月21日
1 銀牌 張心喆 短道速滑 男子500米 1月22日
1 銀牌 劉昀琪 速度滑冰 女子1500米 1月23日
1 銀牌 潘寶碩 速度滑冰 男子1500米 1月23日
1 銀牌 韓林杉 自由式滑雪 女子坡面障礙技巧 1月24日
1 銀牌 陳紫菡 自由式滑雪 女子U型場地技巧 1月31日
1 銀牌 潘寶碩 速度滑冰 男子集體出發 1月26日
1 銅牌 匙翔宇 雪車 男子單人 1月23日
1 銅牌 鞠思涵
辛羽霏
弭嵐
寇宸菲
李新怡
李羿霏
王丙辛
張安娜
李錦諾
張菁月
王靜涵
田雪瀅
趙貴雲
冰球 女子3×3 1月25日
1 銅牌 劉昀琪 速度滑冰 女子集體出發 1月26日

運動員統計[編輯]

本屆冬青奧會,中國代表團將參加除冬季兩項、越野滑雪、北歐兩項外其餘12個分項的比賽。

項目 女子 男子 總計
高山滑雪 2 1 3
雪車 0 1 1
冰壺 3 3 6
花樣滑冰 2 2 4
自由式滑雪 5 3 8
冰球 13 0 13
雪橇 1 1 2
短道速滑 2 2 4
鋼架雪車 1 0 1
跳台滑雪 2 2 4
單板滑雪 3 3 6
速度滑冰 2 2 4
總計 36 20 56

高山滑雪[編輯]

運動員 項目 第一輪 排名 第二輪 排名 成績 排名
王帥 男子迴轉 57.80 56 取消資格
男子大迴轉 59.33 53 54.38 42 1:53.71 41
男子超級大迴轉 不適用 1:03.55 49
張桂園 女子迴轉 1:03.10 52 1:00.31 38 2:03.41 37
女子大迴轉 1:00.46 44 1:03.55 35 2:04.01 35
女子超級大迴轉 不適用 1:01.66 45
王寧 女子迴轉 1:04.46 53 1:01.49 39 2:05.95 39
女子大迴轉 1:00.21 43 1:04.50 36 2:04.71 36
女子超級大迴轉 不適用 1:02.27 47
混合式滑雪
運動員 超級大迴轉 排名 迴轉 排名 成績 排名
王帥 1:02.72 50 1:10.99 36 2:13.71 36
張桂園 1:03.44 48 1:06.03 35 2:09.47 35
王寧 1:04.22 49 1:08.51 36 2:12.73 36

雪車[編輯]

中國有一名男子雪車選手憑藉世界青年排名獲得冬季青奧資格。[5]

運動員 項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總計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匙翔宇 男子單人 55.45 8 54.73 1 1:50.18 銅牌

冰壺[編輯]

混合團體
運動員 小組賽 晉級賽 半決賽 決賽/銅牌賽 排名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排名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高雅 (一壘)
張鳴航 (二壘)
陳早雪 (三壘)
李澤泰 (四壘)
 土耳其
6–2
 日本
7–6
 新西蘭
9–1
 挪威
11–4
1 Q 不適用  丹麥
4–6
 瑞士
8–10
4
 瑞典
4–5
 尼日利亞
22–2
 美國
6–5
不適用

註:Q=晉級半決賽

混合雙人
運動員 小組賽 排名 1/4決賽 半決賽 決賽/銅牌賽 排名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許博康
龔長玉婷
 日本
7–5
 拉脫維亞
8–5
 巴西
10–3
 土耳其
13–4
 新西蘭
12–4
1 Q  瑞典
負 6–9
未晉級 5

註:Q=晉級淘汰賽

花樣滑冰[編輯]

運動員 項目 短節目/韻律舞 自由滑/自由舞 總分
分數 排名 分數 排名 分數 排名
田桐赫 男子單人滑 67.08 5 Q 112.24 11 179.32 8
高詩棋 女子單人滑 60.28 5 Q 108.13 8 168.41 8
劉桐
葛全朔
冰舞 50.92 6 Q 75.58 6 126.50 7
團體
運動員 男子單人滑 女子單人滑 雙人滑 冰舞 總計
FS FS FS FD 分數 排名
田桐赫M
高詩棋L
空缺P
劉桐/葛全朔I
125.12
3
118.31
3
-
-
80.42
2
8 4

註:Q=晉級自由滑/自由舞階段

自由式滑雪[編輯]

雙人雪上技巧
運動員 項目 小組賽 半決賽 決賽
分數
排名
對手
成績
對手
成績
龍昊 男子 11
2
未晉級
黎睿霖 女子 10
3
未晉級

註:Q=晉級到下一輪

混合團體雙人雪上技巧
運動員 1/8決賽 1/4決賽 半決賽 決賽
對手
成績
對手
成績
對手
成績
對手
成績
龍昊
黎睿霖
 韓國(KOR)2
負 34–36
未晉級

註:Q=晉級到下一輪

U型池、障礙技巧和大跳台
運動員 項目 資格賽 決賽
第一次 第二次 最佳* 排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最佳* 排名
蘇帥兵 男子U型場地技巧 75.25 46.75 75.25 3 Q 82.00 57.75 34.00 82.00 4
李鴻祖 38.50 60.75 60.75 8 Q 61.25 58.00 65.25 65.25 8
劉奕杉 女子U型場地技巧 86.75 86.75 86.75 2 Q 89.75 92.25 86.50 92.25 金牌
陳紫菡 74.25 89.00 89.00 1 Q 83.75 77.00 24.50 83.75 銀牌
韓林杉 女子坡面障礙技巧 68.00 67.25 68.00 8 Q 70.25 10.75 81.50 81.50 銀牌
女子大跳台 73.50 41.50 73.50 5 Q 62.00 62.75 70.50 133.25 6
肖思雨 女子坡面障礙技巧 60.75 62.25 62.25 9 Q 38.75 3.00 68.50 68.50 4
女子大跳台 77.00 44.75 77.00 3 Q 82.00 77.75 23.50 159.75 4

註:Q=晉級到下一輪;*=大跳台取兩跳當中分數最高的不同動作兩跳相加,半管和障礙技巧均只取同階段所有兩次或三次嘗試當中分數最高者

冰球[編輯]

參賽運動員:鞠思涵、辛羽霏、弭嵐、寇宸菲、李新怡、李羿霏、王丙辛、張安娜、李錦諾、張菁月、王靜涵、田雪瀅、趙貴雲

項目 小組賽 半決賽 決賽/銅牌賽 排名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排名 對手
比分
對手
比分
女子3×3  韓國
6–3
 義大利
4–3
 匈牙利
3–13
 荷蘭
17–0
2 Q  韓國
4–6
 義大利
8–7
銅牌
 土耳其
9–2
 墨西哥
20–1
 澳洲
11–3
不適用

註:Q=晉級半決賽

雪橇[編輯]

中國分別有一名男子和女子雪橇選手憑藉青年A組世界盃積分排名入圍:[6][7][8][9]

運動員 項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總計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王清秀 男子單人 48.169 17 48.572 19 1:36.741 19
辛麗慧 女子單人 49.283 14 49.344 14 1:38.627 14

短道速滑[編輯]

男子賽事
運動員 項目 預賽 1/8決賽 半決賽 決賽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張柏浩 500公尺 42.688 1 Q 41.141 2 Q 41.464 1 QA 45.685 4
1000公尺 1:32.421 1 Q 1:29.750 1 Q 1:26.473 2 QA 犯規
1500公尺 不適用 2:22.677 1 Q 2:35.697 1 QA 2:22.191 5
張心喆 500公尺 42.189 1 Q 41.901 1 Q 41.775 2 QA 41.755 銀牌
1000公尺 1:34.407 1 Q 1:27.738 1 Q 1:26.373 1 QA 1:26.257 金牌
1500公尺 不適用 2:20.170 1 Q 2:27.079 2 QA 2:22.095 銀牌
女子賽事
運動員 項目 預賽 1/4決賽 半決賽 決賽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李金恣 500公尺 45.287 1 Q 44.878 2 Q 44.501 4 QB 45.888 2
1000公尺 1:35.908 1 Q 1:36.258 1 Q 1:32.783 1 QA 1:40.803 金牌
1500公尺 不適用 2:40.035 2 Q 2:27.079 2 QA 2:41.543 銀牌
楊靜茹 500公尺 45.444 1 Q 44.975 3 未晉級
1000公尺 1:37.155 1 Q 1:33.558 1 Q 1:32.344 1 QA 1:40.996 銀牌
1500公尺 不適用 2:40.098 3 Q 2:25.980 1 QA 2:33.148 金牌
混合賽事
運動員 項目 半決賽 決賽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李金恣
楊靜茹
張柏浩
張心喆
混合接力 2:46.403 1 QA 2:46.516 金牌

備註:Q 晉級至下一輪;QA 進入A組決賽(金牌決賽);QB 進入B組決賽

鋼架雪車[編輯]

中國有一名女子鋼架雪車選手憑藉世界青年排名獲得冬季青奧資格[10]

運動員 項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總計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梁雨欣 女子單人 1:01.06 17 55.47 8 1:56.53 15

跳台滑雪[編輯]

個人項目
運動員 項目 第一輪 決賽 總計
距離 分數 排名 距離 分數 排名 分數 排名
任浩然 男子個人普通台 91.5 77.9 20 77.5 52.2 31 130.1 27
鄭鵬博 90.5 81.7 18 76.5 46.2 36 127.9 29
唐嘉鴻 女子個人普通台 73.0 42.3 21 67.0 33.7 25 76.0 23
翁楊寧 96.5 88.9 7 92.5 76.5 11 165.4 11
混合團體
運動員 第一輪 決賽輪 最終分數 最終排名
距離 分數 排名 總分 排名 距離 分數 排名 總分 排名
唐嘉鴻 70.0 36.5 12 263.3 12 64.5 37.3 11 279.9 12 543.2 12
任浩然 88.0 72.8 13 80.0 66.1 14
翁楊寧 90.5 78.3 8 93.5 92.2 6
鄭鵬博 85.5 75.7 11 91.0 84.3 10

單板滑雪[編輯]

U型場地技巧、坡面障礙技巧和大跳台
運動員 項目 資格賽 決賽
第一次 第二次 最佳* 排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最佳* 排名
任重碩 男子U型場地技巧 26.25 58.00 58.00 10 Q 51.25 11.00 12.50 51.25 10
張心昊 21.75 51.50 51.50 11 未晉級
葛春宇 男子坡面障礙技巧 42.50 21.25 42.50 10 Q 21.00 48.00 32.00 48.00 9
男子大跳台 81.00 29.00 81.00 8 Q 80.25 21.50 14.25 101.75 6
艾妍伊 女子U型場地技巧 65.50 64.50 65.50 7 Q 60.50 26.75 13.00 60.50 7
張小楠 女子坡面障礙技巧 27.25 43.25 43.25 11 未晉級
女子大跳台 73.25 29.00 73.25 9 Q 78.25 12.50 63.50 141.75 8

註:Q=晉級到下一輪;*=大跳台取三跳當中分數最高的不同動作兩跳相加,半管和障礙技巧均只取同階段所有兩次或三次嘗試當中分數最高者

速度滑冰[編輯]

男子賽事
運動員 項目 時間/分數 排名
潘寶碩 500米 37.64 10
張萬里 37.509 9
潘寶碩 1500米 1:52.84 銀牌
張萬里 1:56.34 11
潘寶碩 集體出發 22 銀牌
張萬里 4 5
女子賽事
運動員 項目 時間/分數 排名
張邵涵 500米 40.35 5
劉昀琪 40.10 4
張邵涵 1500米 2:09.00 10
劉昀琪 2:03.29 銀牌
張邵涵 集體出發 4 5
劉昀琪 10 銅牌
混合團體賽事
運動員 項目 半決賽 決賽
時間 排名 時間 排名
劉昀琪
潘寶碩
混合接力 3:08.31 3 Q 3:11.74 金牌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张菁月任中国代表团旗手. 廣州日報. 2024-01-20 [2024-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4). 
  2. ^ 2.0 2.1 刘奕杉、苏帅兵担任江原道冬青奥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央視網. 2024-02-01 [202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1). 
  3. ^ 江原道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 新華網. 2024-01-06 [2024-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8). 
  4. ^ 驭雪驰冰 创新向前——2024江原道冬青奥会综述. 新華網. 2024-02-01 [2024-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2). 
  5. ^ Gangwon 2024 Winter Youth Olympic Games - IBSF Youth Olympics Ranking List – Monobob Men (PDF). IBSF. 2023-12-12 [2023-12-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4-01-11). 
  6. ^ Overall Ranking YOUTH A Men´s Singles World Cup referring D.1 (PDF). FIL. 2023-12-10 [2024-01-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4-01-18). 
  7. ^ Overall Ranking YOUTH A Women´s Singles World Cup referring D.1 (PDF). FIL. 2023-12-10 [2024-01-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4-01-18). 
  8. ^ Overall Ranking YOUTH A Men´s Doubles World Cup referring D.2 (PDF). FIL. 2023-12-10 [2024-01-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4-01-18). 
  9. ^ Overall Ranking YOUTH A Women´s Doubles World Cup referring D.2 (PDF). FIL. 2023-12-10 [2024-01-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4-01-18). 
  10. ^ GANGWON 2024 WINTER YOUTH OLYMPIC GAMES - IBSF Youth Olympics Ranking list – SKELETON WOMEN (PDF). IBSF. [2023-12-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