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G理論
外觀
[1]ERG理論(英語:ERG Theory)是美國耶魯大學的克雷頓·埃爾德弗(Clayton Alderfer)提出的人本主義需求理論。埃爾德弗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基礎上概括、改進,提出了生存需要(Existence needs)、相互關係需要(Relatedness needs)和成長發展需要(Growth needs)三大人類的核心需要,將人在組織生活中具有的需求加以理論化。
內容
[編輯](一)三大核心需求
- 生存需求:人的生理及物質慾望的需求。在組織生活中,表現為薪資給付、福利、工作環境等。
- 關係需求: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互動。
- 成長需求:人在工作上的創造,由此促成的個人成長。
(二)三大需求之間的關係:
- 需要滿足-愈低層次需求愈被滿足,則愈希望能滿足較高層次的需求。
- 需要加強-每一層次需求的滿足愈少,則愈希望能夠獲取滿足。
- 需要受挫-較高層次需求的滿足愈小,則愈轉而追求較低層次需求的滿足以資補償,稱為挫折退化現象(frustration-regression)。
理論優點
[編輯]- 不強調需要層次的順序,認為某種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對行為起作用,而當這種需要的得到滿足後,可能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也可能沒有這種上升趨勢。
- 當較高級需要受到挫折時,可能會降而求其次。
- 某種需要在得到基本滿足後,其需要的強烈程度不僅不會減弱,還可能會增強,這就與馬斯洛的觀點不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