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U-28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2月1日) |
GBU-28 「碉堡剋星」 | |
---|---|
類型 | 精確導引武器 |
原產地 | 美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91-現在 |
使用方 | 美國、以色列、韓國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德州儀器 |
生產商 | 雷神公司[1] |
單位成本 | 145,600美元[2]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5000 磅(2268公斤) |
長度 | 7.6公尺(25英尺) |
直徑 | 35.6公分(14.0英寸) |
翼展 | 1.7公尺(5.6英尺) |
作戰範圍 | 約有9公里(4.9海里) |
發射平台 |
GBU-28(The Guided Bomb Unit 28)是一款由戰機雷射導引的空對地炸彈,綽號為「碉堡剋星」(Bunker buster)。
描述
[編輯]GBU-28是美軍預備在沙漠風暴行動中打擊伊拉克的地堡而研發。GBU-28以BLU-113為其彈藥。它們重達4700磅(2132公斤),並包含630磅的(286公斤)高爆炸藥。經試驗證明該炸彈可以穿透超過20英尺(6公尺)的鋼筋混凝土[3]。
1990年8月,美軍參謀單位規劃對伊拉克動武的時候了解到巴格達重點目標:地下加固指揮部防禦堅固,BLU-109硬化穿透炸彈可能無法穿透。美國空軍裝備部要求在埃格林空軍基地開發一款要比BLU-109穿透力更強的新武器。1991年1月,隨著沙漠風暴發動,美軍確定了BLU-109對加固掩體摧毀力不足的論證。
由於要在短時間取得合乎需求的炸彈彈體不容易,技術人員只得即興創作,找出M110自行火炮的報廢203毫米炮管切段當作彈殼、裝上導引頭和彈翼之類的零件應急。最初的兩枚炸彈空殼於16日緊急送交美國空軍埃格林空軍基地,在那裡首先將彈殼內壁塗上一層隔熱材料,然後將炸藥加熱融化倒入桶中、由穿上防爆服的技術人員列隊以人工傳遞方式小心地向彈體內澆進炸藥。因為開發製作過程的取巧與凶險,配合砲管直立澆灌液化炸藥的意象,這一款炸彈被技術人員戲稱為「深喉嚨」。
在獲得掛載飛行許可後,19日到20日期間一架 F-15E進行了初始掛載測試,另一架F-111E進行帶彈起飛着陸測試。唯一一次的實際投擲測試於24日由一架隸屬於341測試中隊的F-111F進行,炸彈的成果評估是它能穿透150英尺(50公尺)厚的土壤或15英尺(5公尺)厚的鋼筋混凝土。這也使得GBU-28成為美國空軍炸彈中「實戰部署前最少投擲測試次數」記錄的保持者。兩天後另一枚澆入混凝土的炸彈在霍羅曼空軍基地進行了火箭滑橇測試,它在打穿22英尺厚的鋼筋混凝土後又飛了半英里之遠。
美國空軍於2月22日正式提出採購合約。23日,第三和第四枚炸彈殼運抵埃格林進行炸藥灌鑄作業,並於27日「熱騰騰」地正式出廠、由C-141空運到位於沙特阿拉伯塔伊夫的沙漠風暴行動作戰區域準備參戰。兩架F-111F戰機各掛載一枚炸彈,去巴格達西北約15英里處轟炸一座此前用F-117投擲GBU-27激光制導炸彈、在至少三次命中之後都沒能摧毀的地下碉堡。領機認錯目標投歪了炸彈,但第二枚炸彈成功地擊穿地堡的鋼筋混凝土外殼、炸死了裡面所有人。這次攻擊也意味着在地下建造碉堡的做法已不再安全。
在波灣戰爭後量產的GBU-28不再使用M110A2的炮管製造彈體,彈頭的正式編號為BLU-113,由賓夕法尼亞州的國家鍛造公司特製,重5,000磅,內裝630磅高爆炸藥。改良型GBU-28B/C則彈頭則更換為BLU-122,以埃格林鋼特製加工,重量維持5,000磅,填充爆裂物更換為PBX炸藥AFX-757。
增強型的GBU-28增加了GPS制導系統輔助導引。[4]
操作國家
[編輯]美國空軍在波灣戰後開始採購GBU-28,並在後續衝突中有少量的使用紀錄。第一個海外客戶是以色列,2005年美國許可採購100枚,至2009年至少採購了55枚。
另一個海外客戶為大韓民國空軍,契機是2009年北韓核子試爆,由於對北韓的掩蔽設施摧毀壓力上升,2009年6月2日美國允許韓國採購此型武器,在2014年1月時,美國方面揭露韓國已經採購了150枚GBU-28。
參見
[編輯]- GBU-43/B大型空爆炸彈(炸彈之母)
- 傳感器引爆武器
- 集束炸彈
注釋
[編輯]- ^ 德州儀器於1997將其國防業務出售給了美國雷神公司
- ^ Globalsecurity.org. Guided Bomb Unit-28 (GBU-28) BLU-113 Penetrator Specifications (html). [2009-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1) (英語).
- ^ Guided Bomb Unit-28 (GBU-28) Bunker Buster — Smart Weapons, FAS.org, [14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5)
- ^ PROCUREMENT OF AMMUNITION (PDF). USAF. [29 January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年2月18日).
參考文獻
[編輯]- Clancy, Tom. Ordnance: How Bombs Got 'Smart'. Fighter Wing. London: HarperCollins, 1995. 1996. ISBN 0-00-255527-1.
- Kopp, Carlo. The GBU-28 Bunker Buster. Ausairpower.net, June 2011 (last updated). [2018-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1).
外部連結
[編輯]- Raas, Whitney; Long, Austin, Osirak Redux? Assessing Israeli Capabilities to Destroy Iranian Nuclear Facilities, Security Studies Program Working Paper (PDF), MIT, April 2006 [2018-01-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