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丁子君/草稿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預見,及預想造成的影響

[編輯]
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分布不均。
——威廉·吉布森[1][2]

早在早期互聯網在1980年代初出現之前,在《神經漫遊者》中,吉布森就已用「矩陣」("matrix")一詞來形容互聯網的形象。[3][4][5]這意味着吉布森在萬維網出現多年以前,就設想了一種環球通訊網絡[6]雖然,類似的觀念此前就已有人提出,其中也包括一些科幻作家。[a][b]在創作《燒鉻英語Burning Chrome》時,吉布森「產生了一種直覺,感覺(互聯網)會改變一切,就像汽車普及造成的大改觀一樣。」[10]1995年,吉布森提出,互聯網的出現,演變和發展這一過程是「本世紀內人類成就中史無前例的一個,也是最有趣的一個」,作為一種新文明的出現,其重要性堪與城市的出現相類;[11]2000年,又預測互聯網會導致民族國家的消亡。[10]

吉布森像。吉布森對技術、設計、都市社會學和網絡文化多有預見,並以此對其造成影響,使社會提前適應之,以此聞名。2008年3月14日攝於法國巴黎斯庫拉(Scylla)書店。

觀察家注意到,吉布森對網絡發展造成的影響,已不止於預測;他被公認為遠在主流社會認識互聯網之前,就「創立了互聯網時代的圖像志」。[12]吉布森在《神經漫遊者》中提出了「真人傀儡英語meatpuppet」這一概念;虛擬性交這一現象,也被認為是他首創的:他本人並未參與這種行為,而是首創了這一概念。[13]桌面環境創作電子藝術設計的先驅藝術家,自認其設計受到了吉布森的啟發;[14]藝術方面,吉布森還獲帕森斯設計學院頒發榮譽博士學位。[15]史蒂芬·普爾英語Stephen Poole稱,吉布森的《蔓生三部曲》「為日後在現實中爆炸性發展的電子遊戲和互聯網這些虛擬環境奠定了觀念上的基礎」。[16]吉布森的合作者傑克·沃馬克英語Jack Womack在《神經漫遊者》2000年再版後記中提出,吉布森對賽博空間的設想有可能經由《神經漫遊者》在1984年的初版推動了互聯網(特別是萬維網)未來的發展,就此設問道:「會不會有這樣一種可能,把某個事物寫下來,實際上就是促成了它?」[17]

研究吉布森的學者塔蒂亞妮·格·拉帕齊庫(Tatiani G. Rapatzikou)在《威廉·吉布森小說中的哥特主題》中就賽博空間主題的起源評論道:

吉布森描繪的這種從終端綜攝一切的意象中產生、體現於他筆下的賽博空間矩陣中的視覺效果,是受他看到幾個十幾歲的年輕人在遊戲廳玩電子遊戲的經歷啟發而得到的:玩家緊張的姿勢,遊戲對終端空間寫實的投射——如同在屏幕後存在一個真實的空間一樣——都顯示出這種對實相界英語The Real的體現操控了實相界自身。[18]

吉布森被認為是為數不多探索了信息時代對城市社會空間構造的未來發展的潛在影響的幾位觀察家之一。[19]吉布森的這些預見招致了一些批評:如馬克·佩斯英語Mark Pesce,儘管承認本人深受吉布森這些預見的影響,並認為「沒有其他作家如此雄辯地在情感上影響了黑客社群」,[20]卻摒棄了它們,斥其為「對暴力和脫離肉體的青春期幻想」。[21]

小說《模式識別》的劇情,圍繞着一系列匿名發布、散布於互聯網各處的電影片段展開。書中人物在各個網站上,對製片者的身份、動機、制影手法、靈感來源進行推測,這與日後2006年lonelygirl15英語lonelygirl15這一系列影片引起的互聯網現象暗合;吉布森本人後來否認自己的作品對lonelygirl15產生過影響。[22][23][24]吉布森對真人秀電視節目的大行其道這一社會現象也作了正確的預測[25]:如《虛擬之光英語Virtual Light》中就描寫了一個以《美國警察英語Cops (TV program)》為戲仿原型而加以誇張的真人秀節目。[26]

有預見性的作家這個說法我能接受。先知談不上。有這麼一個事,是在我1991年剛見到布魯斯·斯特林那會兒,我當時就喜歡上他了。(原文如此) 我們先握了個手,然後他就說,「干咱們這行簡直了!咱們就四處忽悠人去,然後咱們還能掙着錢。咱們把這破玩意兒編出來,還他媽真有人信。」
——2008年3月,吉布森在ActuSf上的採訪[27]

在1988年的一次採訪中,吉布森被問到他作品中的BBS術語是否與他使用BBS的經驗有關時,提到自己「在寫《神經漫遊者》的時候就沒怎麼碰過電腦」,而是與有大量BBS使用者的科幻社群的成員比較熟悉;在作品中經常出現的電腦遊戲,吉布森同樣也沒玩過。[28]吉布森寫作《神經漫遊者》,用的是一台1927年產的橄欖綠色愛馬仕便攜打字機,自述道:「就像是當年海明威出門的時候用的」。[29][28][c]1988年,吉布森改用Apple IIc電腦寫作,軟件上使用的則是AppleWorks英語AppleWorks;電腦附有調製解調器(吉布森自稱「就沒用過」)。然而,截至1996年接受採訪時,吉布森出於擔心與陌生人通信會使自己分心、無法專注寫作,並沒有註冊電子郵箱。[11]而吉布森第一次訪問互聯網網頁,則是在寫作《伊朵兒英語Idoru》時,請網頁開發者為他設立個人站點之後了:在看到網頁之前,他本以為網頁「應該跟我以前見過的電郵和討論組這些東西差不多,更多的是純文本;結果等我一看,當場就目瞪口呆了。」[30]2007年,在被問及用哪款電腦寫作、有何電腦配件時,吉布森這樣說道:「我就只有一台2005年產的PowerBook G4,1G內存,(還有一個)無線路由器,就這幾樣。我就是趕不上時髦,基本上是趕不上。實話實說,我對電腦本身從來興趣就不大。我觀察的不是電腦,我觀察的是圍着電腦轉的人,看他們都幹些什麼。現在做這種觀察越來越困難了,因為一切都是在『圍着電腦轉』。」[31]

  1. ^ Rosenberg, Scott. Virtual Reality Check Digital Daydreams, Cyberspace Nightmares. San Francisco Examiner. 1992-04-19: C1. 
  2. ^ btr. 语言并不模仿现实,语言创造现实. 思南文學選刊. 2020-01 [2021-07-11]. 刊於《思南文學選刊》(2020年第一期)資訊欄目……(吉布森)最有名的警句是:『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分布不均。』 
  3. ^ Postel, J.. NCP/TCP Transition Plan. November 1981. RFC 801. 
  4. ^ Zakon, Robert H. Hobbes' Internet Timeline v8.2. Zakon Group LLC. November 1, 2006 [October 31,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5, 2009). 
  5. ^ Matrix. Netlingo. [September 9,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27, 2007). 
  6. ^ Johnston, Antony. William Gibson : All Tomorrow's Parties : Waiting For The Man. Spike Magazine. August 1999 [October 14,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8, 2007). 
  7. ^ Roger Clarke. A 'Future Trace' on Dataveillance: The Anti-Utopian and Cyberpunk Literary Genres. 1993 [September 17,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14,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8. ^ Hollinger, Veronica; Joan Gordon. Edging Into the Fu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2: 35. ISBN 978-0-8122-1804-6. 
  9. ^ Barry M. Leiner; Vinton G. Cerf; David D. Clark; Robert E. Kahn; Leonard Kleinrock; Daniel C. Lynch; Jon Postel; Larry G. Roberts; Stephen Wolff. A Brief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3.32. Internet Society: 1011. December 10, 2003 [November 3, 2007]. Bibcode:1999cs........1011L. arXiv:cs/9901011可免費查閱.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22, 2001). 
  10. ^ 10.0 10.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nomap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1. ^ 11.0 11.1 Gibson, William. I Don't Even Have A Modem. Rapport. 訪談 with Dan Josefsson (Stockholm: TV2). November 3, 1994 [November 5,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11, 2007). 
  12. ^ Leonard, Andrew. Riding shotgun with William Gibson. Salon.com. February 2001 [November 6,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7, 2007).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13. ^ Blanchard, Jayne M. Sci-Fi Author Gibson Is 'Cyber'-Crowd's Guru. St. Paul Pioneer Press (MediaNews Group). September 12, 1993. 威廉吉布森雖然想出了虛擬性交這個概念,他可從來沒想跟這種事沾上一點邊,我可得說明白了。我還得解釋一下,這不是他死正經;這是因為科幻比現實精彩多了,科幻里的東西,現實中根本趕不上,很多事情都是這樣。 
  14. ^ Kahney, Leander. Early Desktop Pic Ahead of Time. Wired. November 14, 2002 [January 10,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27, 2008). 
  15. ^ Sci-Fi Writer, High-Tech Marketer on Awards Jury. Mediacaster. April 3, 2008 [April 21,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January 28, 2013). 
  16.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nearing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7. ^ Gibson, William; Jack Womack. Neuromancer. New York: Ace Books. 2004: 269. ISBN 978-0-441-01203-9. OCLC 55745255. 
  18. ^ Rapatzikou, Tatiani. Gothic Motifs in the Fiction of William Gibson. Amsterdam: Rodopi. 2004. ISBN 978-90-420-1761-0. OCLC 55807961. 
  19. ^ Dear, Michael; Steven Flusty. Postmodern Urbanism.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March 1998, 88 (1): 50–72. doi:10.1111/1467-8306.00084. 
  20. ^ Pesce, Mark. Magic Mirror: The Novel as a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MIT Communications Forum.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cember 2,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11, 2008). 
  21. ^ Pesce, Mark. 3-D epiphany. Salon.com. July 13, 1998 [November 6,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14, 2014). 
  22. ^ edition of August 14, 2006 of the free daily Metro International, interview by Amy Benfer (amybenfer (at) metro.us)
  23. ^ Arndorfer, James B. Before Lonelygirl15, There Was William Gibson. Ad Age. 2007-12-11 [2021-08-17]. 
  24. ^ Ahrens, Frank. The Lessons of 'Lonelygirl': We Can Be Fooled, And We Probably Don't Care. Washington Post. 2006-09-17 [2021-08-17]. 
  25. ^ Parker, T. Virgil. William Gibson: Sci-Fi Icon Becomes Prophet of the Present. College Crier. Summer 2007, 6 (2) [October 14,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9, 2007). 
  26. ^ Gibson, William. Humility and Prescience. September 3, 2003 [November 26,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30, 2006).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27. ^ Gibson, William. Interview de William Gibson VO. ActuSF. transcription with Eric Holstein (Paris). March 2008 [April 6,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il 5,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interviewer2= (幫助)
  28. ^ 28.0 28.1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Computer Gaming World. September 1988: 30 [November 3,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2, 2019). 
  2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mail&guardian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0. ^ Rosenberg, Scott. William Gibson Webmaster. The Salon Interview. Salon.com. [November 6,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7, 2007). 
  3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pook-country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標籤或{{efn}}模板,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標籤或{{notelist}}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