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Hank2530/古開城
高麗王朝古都開城
開城(송도,Gaeseong-si),又稱松都、松岳,位於今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南部的黃海北道境內、緊挨着三八線,在歷史上這裡曾經是高麗王朝的皇都。
高麗王朝的君主為國王,按常理,居所應該叫王宮或王城才對。太祖王建創立政權時,中原大亂,藩鎮割據勢力紛爭,王建一度也在醞釀着建號稱帝的意圖。雖然他隨後就接受了後唐帝國冊封的「高麗國王」封號,但是在規制上的一些僭越稱謂依然保留了下來。
在公元三世紀初的魏晉三國時期,臣服於曹操的遼東太守公孫度向朝鮮半島發展勢力,兼併了樂浪郡,其子公孫康征服當地民族,把樂浪郡南部地區單獨辟出,建立帶方郡。開城即在帶方郡管轄之下。在中原王朝的政治勢力退出朝鮮半島後,這裡又分別為百濟和高句麗所占據。公元七世紀,新羅統一三韓,結束「前三國時代」,在這裡設松岳郡——這個名稱來自於城北在茂密松柏植被覆蓋下的松岳山。新羅孝昭王三年(公元694年),正式在這裡修築城池,這就是開城建城史的源頭。直到公元757年,松岳郡被改稱為開城郡,「開城」這個名稱從此確立下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最大特點都是境內多山和交通不便,這兩個國家在古代也都曾經有過各地豪強勢力依託山城或城堡為治所,統治周圍地區的群雄割據狀態。在公元十世紀初朝鮮半島的亂世中,開城是王氏豪族的封地,王建就出身於這個家族。公元918年,王建建立高麗政權,並在次年正式以開城作為首都,這座古城從此開始了作為高麗政治中心近五個世紀的悠遠歷程。
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開城由幾塊交錯分布的狹小平原和周圍環繞的山地構成,可以說是一座半山城。海拔約490米的松岳山橫亙於城北;而從城西的蜈蚣山、西南的龍笛山、城南的德岩上、東南的廣德山……這一直綿延不斷的山脈,儼然是一個打開的大扇面,把開城從西南到東南的幾乎180度範圍全部包裹起來,其中還分布有天摩山(海拔782米)、國師峰(海拔764米),帝釋山(海拔744米)等等峻峭的山峰。兩座山脈一南一北,就如同兩個半圓形的籠扣,合力將開城夾在了當中間。而城中心還有海拔100多米的子男山。
古開城還被後世人稱呼為「四重城」,這來自於開城呈多層環狀分布的四道城牆——外城(羅城)、內城(半月城)、皇城和宮城。把這個由外到里的排序顛倒過來,就是四重城順次修建的時間。
公元919年正月,王建下令定都開城,在松岳山南麓山腳下創建宮城和皇城。這座宮城東西長373米,南北長725米,總周長2170米,總占地面積為25公頃,大致呈一個瘦長的矩形。
在宮城之外的是皇城,東西長1125米,南北長1150米,周長4.7公里,總面積約為125公頃,呈一個不很規則的方形。皇城東北部分城牆因為已經修到了松岳山山腳,實在沒有拓展空間了,所以這一段牆垣和宮城城牆重合。
皇城與宮城一起,構成了開城的大內禁地。而在皇城之外,還有一道周長超過20公里的城牆。這道城牆的北段和西段已經修到了松岳山和蜈蚣山的山脊上,南段和東段位於平原。
這三道城牆由里到外,就構成了開城成為高麗國皇都後第一個百年裡的總體城市規格。
皇城、宮城示意圖——
這個布局存在一些明顯的缺欠,首先是只有一道城牆,防禦能力不足;其次,敵人只要占領了城南之外海拔500~700米的南山,那麼城裡有什麼活動就可以盡收眼底了。在公元993~1019年間遼國對高麗發動的三次戰爭中,開城在防禦能力上的欠缺全部暴露出來。尤其是在第二次戰爭中,遼聖宗親自率領遼軍主力部隊南下,一路摧枯拉朽,直接將開城攻陷,險些導致高麗亡國。
戰爭結束後,高麗方面痛定思痛,自然也知道亡羊補牢的道理,在顯宗王詢的主持下,徵用民夫30.44萬人,開始修建外城。這道外城周長29700步,約合63.26公里(1步=6尺,1朝鮮尺=35.5厘米),共開設22道城門,除在北段繼續沿用松岳上的原城牆牆體外,主要是向東南方向擴建,修建在城南和城東的陡峭山脈上,顯然是出於「憑險據守」的思路。公元1029年(顯宗二十年),外城修建完畢,開城由此分出了內城和外城,於是「四重城」正式形成。
開城的這種城牆布局也讓自己得到了更多的稱號。因為內、外城在松岳山上重疊了這一段,從平面圖上看,外城部分形如半月,內城形如滿月,所有各自又有了半月城和滿月城的別稱。此後的三百多年裡,開城經歷一些規模不大的改建,以及蒙古人的戰火洗禮(相比蒙古人,契丹人對高麗進攻造成的摧殘實在是很「輕微」了),但城市格局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動。
公元十四世紀末,蒙元勢微,在朝鮮半島東北部、原為元朝咸州地方世襲千戶的李氏家族趁機崛起,家族成員李成桂成為高麗國中掌權重臣。高麗末代君主、恭讓王王瑤還授予李成桂「中興功臣」的光榮稱號,然而此後不到四年,大權在握的「中興功臣」就以軟硬兼施行的手段,逼迫前者禪讓。1395年,已經成為朝鮮開國國君的李成桂遷都漢陽,開城自此結束了476年的皇都歲月。
古開城體現出的地理特徵是地域狹窄,地形崎嶇,可利用的平原面積非常局限,由於周圍山地是無法突破的自然屏障,開城還不具備向外拓建的潛力。封閉色彩異常濃厚的地理環境,讓開城更類似一個供豪族勢力頑固盤踞、拒敵兵於外的堡壘工事,而不適合擔負作為一個封建王國首都的城市職能。在高麗王國之前的數個世紀中,開城也從來沒有過作為政治中心城市的經歷。
開城成為高麗的皇都和由此而實現的繁榮,還涉及到當時高麗與中國北宋在社會形態方面的一些相似之處。稍了解中國歷史的人,都對北宋發達繁榮的商業略知一二;而在朝鮮半島上比北宋建立時間還早40餘年的高麗,也是以經濟發達而著稱。促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和高麗太祖王建的家族背景有密切關聯——從地理環境和地形資源上講,位於北方大同江下游平原地區的平壤和位於南方漢江下游平原地區的漢陽(即今天韓國首都首爾)都坐落在平緩開闊地帶上,都比開城更適合承擔政治中心的城市職能。
開城這個半山城最明顯的優勢,是這裡從公元八世紀的新羅王朝時開始,就是朝鮮半島上的傳統商業城市。這個城市又正好位於朝鮮半島中部,從這裡到達半島南、北端的距離幾乎等長,而且非常接近西海岸的江華灣,發源自半島中部阿虎飛嶺山脈的禮成江從開城附近流過,位於這條江入海口的禮成港是當時朝鮮半島與中原之間海上航道最重要的進出埠口。而開城(松岳)又是高麗太祖王建出身的松岳王氏豪族的起家之地,這個家族正是靠經商積累下自身雄厚的經濟與政治基礎。
所以說,地理環境算不上優越的開城能被拔攫成高麗皇都,主要是王建看中了自己家族在這裡長期經營而形成的深厚背景、以及出於削弱其他豪族勢力的緣故。開城對高麗王族重要涵義也就不言自明了。王建建立政權後,他不僅在高麗國內延續和發揚了本家族這種悠久的傳統,而且積極開展主要針對中原的海上商業通路,把開展對中原的海上貿易往來視為「富國殷民」的一個施政手段、牽動國家利益的關鍵問題和國家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高麗的經濟繁榮,就是在政府這種大力推行重商主義的做法下實現的。而作為一個更加龐大、也更加繁榮的經濟體的北宋,也和高麗形成了互通有無、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遼國雖然通過軍事打擊迫使高麗在政治上改奉遼為正朔,但卻始終無法斷絕高麗和北宋的海上經貿交往。在南、北兩宋存在的幾百年裡,高麗皇都開城和中國嶺南的廣州、福建的泉州一樣,西域胡商雲集,各種商品交易市集火熱,是當時東北亞著名的國際性商業城市。
多山這個特徵,對開城的城市格局和空間拓展都造成影響,但是另一方面又讓開城具有比較優越的氣候條件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再加上作為高麗王國皇都前後470年的長期經營,開城存留下豐富的歷史景觀,成為文化資源與旅遊資源都非常豐富的古都。在今天中國旅行社推出的各種「朝鮮游」項目裡面,開城都是觀光路線中必不可少的一站。後世人還給開城豐富的自然景觀做了總結,歸納成「松都八景」,具體為——鵠嶺春晴、龍山秋晚、紫洞尋僧、青郊送客、熊川憩飲、龍夜尋春、南浦煙蓑、西江月艇。從這些風雅名稱當中,不難品出輕閒幽享之味。
一個國家首都的城市設計和宮殿的建築,通常也可以看作是這個國家文化變遷與政治氣候的某種縮影。宮城興建時,距離大唐帝國覆沒還不到十年光景,而設計與營造過程中也有來自中原工匠的參與,所以高麗宮城與皇城深受中原建築格局影響,從中可以品出濃郁的唐風,不僅也象大唐大明宮一樣嚴格區分出處置政務的前朝和日常起居的內庭,而且連許多宮門的稱呼也是對唐朝宮門名稱的模仿和全盤照搬。當然,由於選址的限制,以及基於高麗相對弱小的國力這兩方面原因,高麗宮城的規模明顯要比大明宮小多了。
譬如說,在高麗宮城正門昇平門之後的的建築——毬庭,位於昇平門與正宮神鳳門(儀鳳門)之間的廣場上,這裡即是高麗君主閱兵的場合,還可以到這裡觀看從唐、宋兩朝引進的擊毬比賽。而在王建一聲令下,和宮城皇城幾乎同時開工修建的還有法王寺、王輪寺等等十座寺廟。這位開國之君對寺廟的重視甚至超過了對內城城牆的修建,居然把民夫人力和石木建材優先劃撥給修築寺廟的工程,這也多少反應了高麗對佛教頗有些過火的推崇。
因為宮城和皇城選址緊靠着松岳山南麓,所以呈現出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受制於空間的局限,宮城不是坐落在正北正南的位置上,而是斜向着東南方向,呈西北—東南走向;因為受到松岳山地形抬升的限制,從玄武門開始,前後兩組建築群也明顯錯開,不僅不是處在一條中軸線上,而且位於北側的建築群還很彆扭的向東偏出一個角度。另一個特點是前朝還是在平地上,而後庭已經修到了松岳山山腳,因此宮城由前到後就如同上台階,越往後延伸,地勢就越高。
高麗皇宮復原沙盤模型——
朝鮮太祖李成桂從高麗恭讓王王瑤手裡篡奪了王位後,遷都漢陽。到了他的兒子、朝鮮太宗李芳遠繼位後,下令把開城的舊高麗皇宮改做倉廩。這座古建築群的輝煌歲月到此為止。由此之後,開始了他命蹇時乖的坎坷遭遇,並最終和當初他所包容的那個王朝的建立者一樣,走向覆亡。從十五世紀末到二十世紀的整整600年裡,朝鮮半島屢遭人禍兵災,高麗皇宮也在這些動盪紛爭里遭到徹底的破壞。對這座繼承中原唐朝宮庭建築風格,且營造時間比北宋開封還要早的古建築造成破壞最嚴重的兩次戰火,是十六世紀晚期的日本關白豐臣秀吉蓄謀挑起的壬辰戰爭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朝鮮戰爭。
皇宮的地面建築在接二連三的人禍摧殘下已然頹圮,而用石材堆砌的宮殿基台卻基本完好的保留下來,能讓後人依此了解這些建築當初尚存在時的規模和格局。因為內城又名「滿月城」,所以皇城和宮城殘留下來的這些宮殿基台也得到了「滿月台」的稱呼。
公元1804年,當時朝鮮國內頗有名望的寫實派畫家金弘道創作了一張題名為《滿月台修性》的作品。這幅作品描述了十九世紀初的一個仲夏季節,一些朝鮮的文人士子們在滿月台上支起涼棚,聚集在上面談經論道的一幕場景。蒼涼破敗的滿月台成了可供任何人逗留、戲耍、憑弔懷古、以及有意無意地進行二次破壞的公共場所。
到二十世紀初,在滿月台局部上還殘存着一些花剛岩材料的地面建築殘跡,比如宮殿的牆垣和構成宮門的柱墩。按當時的一些文獻紀錄,原皇宮建築群被破壞後遺散的建築構件,比如牆磚、石條、碎瓦片與青瓷殘片等等,大量散布在滿月台和周邊地區的地表淺土層中,俯拾皆是,任何人都可以隨便揀取並帶走,不會受到任何阻攔。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這場現代化陸海空立體戰爭給滿月台造成了更加嚴重、也更加徹底的破壞——殘存的一些地表殘跡被駐韓美軍的推土機完全推平,騰出平整的空地充當兵營;在1951年雙方轉入持久的陣地戰爭奪後,這裡又反覆遭到美國空軍的狂轟濫炸。
如今,滿月台上剩下的唯一一處規制還算完整的地面遺蹟是用來觀察天象變化的瞻星台。瞻星台外圍是24根露出地表的花崗岩稜柱,構成一個很規整的方形;中間是由五根更粗更高的方稜柱支撐起的石台。從公元1024年至1383年,瞻星台被使用了三十次。
開城皇城古建築群的這種遭遇,恐怕也是高麗和朝鮮這個半島弱小國家在過去千餘年遭受一系列來自外部勢力打擊的縮影——外國遊客去韓國和朝鮮旅遊、參觀古蹟,在導遊口中和古蹟前的解說牌上經常可以看到出現頻率極高的一句話:「某某古蹟,原修建於公元某某年,在某某戰爭中被焚毀或炸毀(以朝鮮戰爭居多),又於戰後某某年在原址上重建」。今天38線南北的兩個國家,雖然依然處在嚴峻的意識形態對抗狀態,但出於對本民族歷史與民族文化相同的感悟,都對開城高麗古皇城遺址的破敗表示過惋惜。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朝韓合作在滿月城組織幾十次考古發掘,讓今人可以從出土的瓦當等等文物當中去感受古代高麗王國的氣息。
朝韓兩國聯合組織的開城皇宮「滿月台」考古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