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餘杭城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清嘉慶十三年(1808)《餘杭縣誌》餘杭城池圖。
水城門

東側水城門,2015年5月
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餘杭鎮南苕溪北岸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4-64
認定時間2009年4月

餘杭城牆餘杭縣縣城城牆,位於今中國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餘杭街道南苕溪北岸,現僅存原南側的兩座水城門,東西各一,其中西水城門位於原縣署前,東水城門位於原學宮前,1986年被列為餘杭縣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在通濟橋退堤擴孔工程中被北移30米[1],2009年調整為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餘杭縣始置,屬會稽郡。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冬十月,下令全國的修建縣城[2]。最初的餘杭縣城始建年代不詳,在南苕溪南岸,時城周六里二百步。東漢熹平二年(173),餘杭縣治徙於溪北,約在隋開皇元年(581)再徙溪南,北宋雍熙初再徙溪北,時城周五百四十三丈,後城址不再變動。元至正十六年(1356)曾復築溪南舊城,城周三里,後毀[3]

現城址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所築,後不斷重修。城牆東西寬,南北狹,城周七百三十丈(約2336米),厚一丈六尺(約5.12米),高分一丈八尺(約5.76米)和三丈二尺(約10.24米)兩種,設有陸門四座,水門兩座,四座陸門分別為東門賓陽門、西門秩成門、南門對薰門和北門拱極門,南門外跨河建有通濟橋,兩座水門位於城南,不設護城河。萬曆三十二年(1604)因形家認為四座城門不宜相對,故將北門向西、東門向北各移三十丈,並在東門外築瓮城[4]

舊城作為餘杭縣縣治的歷史直至1958年餘杭縣撤銷併入臨安縣為止,縣治所在的「城鎮」改稱餘杭鎮。1961年,以原杭縣和餘杭縣轄區,恢復餘杭縣建制,但縣治改設於原杭縣縣治——臨平鎮[5][6]。原城內主要建築有縣署(抗戰時期毀於日軍轟炸,其址今為餘杭文昌中學)、學宮(餘杭縣學文廟,其址今為浙江省軍區綜合訓練隊辦公大樓[7],在太炎小學內尚存明代餘杭縣肇建啟聖祠碑和清代明倫堂碑)、城隍廟和法喜寺等(),其中縣署與學宮均位於縣前街上(與南城牆並行,即今太炎路),今均已不存。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古老水城门重现余杭区》. 浙江在線. [2016-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8). 
  2. ^ 漢書·高帝紀下》,高祖六年(前201年)冬十月,「令天下縣邑城。」
  3. ^ 清·張吉安修、朱文藻纂,崔應榴、董作棟續纂,《嘉慶餘杭縣誌·卷二·城池》:縣城周三里有奇,門四,南臨苕溪(大清一統志)。舊縣城在溪南,周回六里二百步。東漢熹平二年,縣令陳渾徙於溪北。後復治於溪南。後唐時,號為清平軍城。錢武肅王修廣其濠。宋雍熙初,再徙溪北,周五百四十三丈,高一丈三尺,下廣一丈五尺,壕闊二丈五尺。城門四,曰榮春、湖光、迎波、永豐(咸淳志)。(按:志但云後復治於溪南,而不詳徙城在何年。隋開皇元年,徙州治餘杭。則徙城溪南,或即在此時歟?)舊城入元圮。至正十六年,浙江行省參知政事楊完者,仍於溪南筑城,周三里,內附後毀(成化府志)。(按:邑城,自宋雍熙初再徙於溪北,自是不復更徙。不知楊完者何以復築舊城?《成化府志》亦未晰,識以闕疑。)明正德九年,知縣唐鵬重建四門:榮春在東,迎波在西,湖光在南,永豐在北。迎波、湖光二門,疊石為台,建重樓,如城之制(嘉靖縣誌)。
  4. ^ 《嘉慶餘杭縣誌·卷二·城池》:嘉靖三十五年,知縣吳應徵因寇亂築城,自西迤北至東五百丈,高一丈八尺;自東迤南至西二百三十丈,高三丈二尺,周廣一丈六尺,雉堞一千三百四十三堵。為門四:南曰對薰,北曰拱極,東曰賓陽,西曰秩成。無濠,南臨溪,有水門二。萬曆五年,知縣濮陽棐重建通濟橋南關,安樂橋東關,皆石甃為台,下為門(萬曆府志)。城內外俱有馬路,可通走馬。惟南城無。萬曆三十二年,知縣程汝繼以形家言,四城門不宜相對,徙北門過西三十丈,東門過北三十丈。東門外增築月城,曰啟秀。四十二年,臨溪東南城圮,知縣戴日強重築(舊縣誌)。國朝順治十八年,知縣宋士吉議修未竟。康熙十年,知縣張思齊續加修築(舊府志)。康熙二十二年,知縣龔嶸增修。雍正六年,知縣何儻重修(通志)。
  5. ^ 《1961年没有余杭县》. 杭州日報. [2016-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6. ^ 周如漢. 高宏麗 , 編. 余杭百年 建制多变 兼谈对“老余杭”一词的解读 (PDF). 餘杭時報數字報,來源:《餘杭時報》2018年8月25日4版. 2018-08-25 [2024-10-06] (簡體中文). 
  7. ^ 《太炎小学之渊源》. 餘杭新聞網. [2016-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