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7月16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2年8月21日)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一篇回憶散文,收錄於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作品於1926年9月18日寫成,最早發表在名為《莽原》的半月刊[1]。
本文被收選為中國大陸中學語文課文。
內容
[編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要講了魯迅從小時候在他家後邊的一個叫「百草園」的園裏玩樂,到他進入三味書屋的故事。
「三味」的說法
[編輯]三味書屋塾師壽鏡吾次子壽洙鄰曾解釋說:「三味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時聽父兄言,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魚剁的醬)。但此典出於何處,已難查找。」後來有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鄲書目》所言:「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認為「三味」可能出自於此。魯迅讀書的「三味書屋」兩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對,上書:「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可見「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應該用的就是這個意思。但仍有不少人對此持質疑態度:像壽鏡吾這樣一位飽學秀才——「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見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怎麼會用「餚饌」、「肉醬」之類來形容讀書?,如果是飯館或酒館的匾還說得過去,用作書屋之匾,這解釋似乎牽強了。
同時,壽鏡吾之孫壽宇先生認為:「這樣的解釋淡化了祖先對清王朝的反叛精神。」他在所著文章中講道:「我不止一次地從我祖父壽鏡吾的口中,聽到解釋三味書屋的含義。祖父對『三味書屋』含義的解釋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茶淡飯,不羨慕、不嚮往於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這第一點『布衣暖』非常重要,這是我祖先峰嵐公、韻樵公的思想核心,產業的失敗,使他們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質,他們認為在禍國殃民的清王朝當官就是為虎作倀,是害人害己。於是,把三味書屋的辦學方向也作為子孫的人生指南,不許自己的子孫去應考做官,要甘於布衣暖,菜根香,品嘗詩書的滋味。」壽宇說,壽鏡吾生前曾對他說:「這三味的含義不能對外人說,也不能見諸文字,這是祖先韻樵公定的一個家規,因為『三味』精神有明顯的反清傾向,一旦傳出去可能要招來殺身之禍。」
此外,有人認為是借用了佛教語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譯,原指誦讀佛經、領悟經義的三重境界:一為「定」,二為「正受」,三為「等持」,意思是說,誦經之前要止息雜念,做到神思安定專注;領悟經義態度必須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誠;學習過程中要專心致志,保持始終如一的精神。隨着佛教思想與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漸引申為對事物本質精神意義的概括,有「個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說法,用來比喻領悟學問的精確與深刻。 也有人認為是《三國志·董遇傳》中的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後來改成了「三味」,也有考證「三餘」為「公餘、飯余、茶餘」的,但此種假說也質疑不斷。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文研究所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14-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