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千日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千日戰爭
Guerra de los Mil Días

沉沒的勞塔羅號
(1902年1月20日攝於巴拿馬城)
日期1899年-1902年
地點
結果 保守黨政府勝利
共和國國體延續至今
影響巴拿馬獨立
參戰方
哥倫比亞自由黨 哥倫比亞保守黨
指揮官與領導者
拉斐爾·烏里韋·烏里韋
班哈明·埃雷拉英語Benjamín Herrera
波斯佩羅·平松英語Próspero Pinzón
拉蒙·岡薩雷斯·華倫西亞英語Ramón González Valencia
佩德羅·涅爾·奧斯皮納·巴斯克斯英語Pedro Nel Ospina Vázquez
傷亡與損失
100,000人以上[2]

千日戰爭(西班牙語:Guerra de los Mil Días)是一場發生於1899年至1902年之間的哥倫比亞[1]內戰,由哥倫比亞自由黨與其激進派聯手和哥倫比亞保守黨交戰。1899年,保守黨被指控使用欺詐的方式贏得選舉以維持執政權,同年咖啡價格在國際市場大跌,導致哥國國內發生經濟危機,成為戰爭爆發的導火線[3]

序幕

[編輯]

19世紀時,哥倫比亞的政治極度不穩定,1886年曾因1863年的憲法被更加集權且保守的新方案取代而引發衝突,甚至爆發了戰爭。由於1863年時為自由黨當政,當時的憲法常被保守派人士批評過度偏向聯邦制

之後,隨着1886年新憲法的制定,保守黨的執政開始僅着重在政治問題方面,部分地方行政單位對此對中央政府抱怨。另一方面,錯誤的政治措施也間接導致地方經濟困難。

1890年哥倫比亞行政區劃

然而,引發戰爭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相互對抗。保守黨被指控在選舉當中以欺詐的方式贏得勝利,此舉激怒了反對派人士。哥倫比亞總統曼努埃爾·安東尼奧·聖克萊門特則因病無法控制局勢,國內日益嚴重的政治對立環境和嚴峻的經濟情勢使得戰火一觸即發。

自由派開戰

[編輯]

自由黨原先擬定的開戰日期是1899年10月20日,但是因為一些自由黨將領過於輕率,把日期提前到了10月17日。當時許多自由黨人士認為團體缺乏規模及組織,而選擇持保留態度。即便如此,計劃仍在索科羅開始付諸施行,同時開戰人士期待鄰國委內瑞拉能給予援助。

另一方面,保守黨政府並未袖手旁觀,馬上派遣軍隊前往桑坦德省布卡拉曼加,但是政府經濟困難僅使用票券作為酬勞,部隊拒絕接受,所以實際上根本未曾抵達目的地。當時沒有人料想到戰火將會蔓延各處,對國家造成災難性打擊。

千日戰爭的保守黨軍隊

自由黨很快地於10月24日的馬格達萊納河戰鬥中落敗,但是保守派內部也出現了「歷史派」和「國家派」的分裂,兩派皆意圖爭奪國家大權。總統桑克萊門特的職務被何塞·曼努埃爾·馬羅金·里考爾特英語José Manuel Marroquín取代。為了作出回應,自由黨也提名了加百勒·瓦加斯·桑托斯(Gabriel Vargas Santos)參選總統。

隨着戰爭進展,情況越來越暴虐及殘忍。民眾被煽動參與狂熱的政黨活動,藉以爭取黨的勝利。

此時,在佩拉隆索(Peralonso)與帕隆格羅(Palonegro)的戰鬥造成慘重的傷亡。佩拉隆索方面,自由黨軍在拉斐爾·烏里韋·烏里韋的指揮下獲得勝利。在帕羅格羅方面,保守黨軍以慘烈損失的代價成功阻止了自由黨軍。

結束

[編輯]
1895年在巴拿馬的童兵。包括千日戰爭在內,童兵於19世紀的哥倫比亞內戰佔有突出的地位。

帕隆格羅戰鬥過後,政黨對戰爭興趣盡失。隨着自由黨的敗北,黨內分裂成主和派與主戰派。保守黨的「國家派」則認為應該結束戰爭,將注意力放在巴拿馬加勒比海海岸的問題上。

為了避免戰爭擴大至哥國以外,特別是使得委內瑞拉總統西普里亞諾·卡斯特羅得以見縫插針,哥國總統馬羅金指揮軍隊切斷了委國對自由黨的援助。同時間自由黨軍被保守黨將軍特瓦爾(Juan B. Tovar)擊敗,帶領自由黨軍的烏魯比衡量自身能力不足以對抗敵軍,開始傾向有條件投降。

簽署和約

[編輯]

1902年10月24日,雙方在尼爾蘭迪亞簽署和約。然而巴拿馬的戰鬥仍持續至11月。1901年後期,自由黨的船艦「帕迪利亞將軍號」(Admiral Padilla)和智利海軍借給保守黨的船艦「勞塔羅號」(Lautaro)不斷進行戰鬥,最終「勞塔羅號」於隔年一月在巴拿馬城被擊沉。

隨後,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為了保護巴拿馬運河的建設利益,派遣美國海軍進入了巴拿馬。自由黨將領本傑明·埃雷拉英語Benjamín Herrera的軍隊受到威脅之下,被迫解除武裝。

簽署威斯康辛合約

1902年11月21日,雙方在美國海軍的戰艦威斯康辛號上再次簽署和約。自由黨由負責考卡和巴拿馬聯合軍的盧卡斯·卡巴列爾·巴雷爾(Lucas Caballero Barrera)將軍、代表埃雷拉的尤西比奧·A.莫雷斯(Eusebio A. Morales)上校出席。保守黨方面的代表則是巴拿馬省省長維多·M.薩拉澤(Víctor M. Salazar)將軍和保守黨軍大西洋、太平洋、巴拿馬區主席艾菲多·瓦茲奎茲·科博(Alfredo Vázquez Cobo)將軍。雙方簽署和約後正式宣告戰爭結束。

相關小說

[編輯]
  • 百年孤寂》:哥倫比亞作家加夫列爾·賈西亞·馬奎斯於1967年出版的作品,敘述一個虛構的城鎮馬康多百年來的歷史。書中提到一名城鎮居民Aureliano Buendia上校參與了自由黨和保守黨的內戰。
  • 我憂鬱妓女的回憶英語Memories of My Melancholy Whores》:加夫列爾·賈西亞·馬奎斯於2004年出版的作品。書中提到主角父親之死時曾描述:「[他]於尼爾蘭迪亞和約簽署的那天死在他寡婦的床上,徹底結束了千日戰爭」。

備註

[編輯]
  1. ^ 1.0 1.1 部分地區現今由巴拿馬所管轄,當時巴拿馬尚未獨立。
  2. ^ "S&S": Small, Melvin & Joel David Singer, Resort to Arms : International and Civil Wars 1816-1980 (1982)
  3. ^ Azcarate, Camilo A. Psychosocial Dynamics of the Armed Conflict in Colombia. Online Journal of Peace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1999年3月, 2.1 [2014-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1-0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