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受降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受降亭,位於河南漯河市,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所建,為「1亭4碑」模式,亭內立4塊碑,主碑上刻3個大字「受降亭」,其餘3塊碑文分別為受降亭記、抗戰祝勝詞、建亭記。受降亭四周有8尊石獅,從廣場到受降亭,要走上32階台階。從地平線到亭頂共計19.45米,以紀念1945年的抗戰勝利[1]

原建於1945年,原址位於漯河市火車站北側花園,是當時唯一一個建亭立碑紀念抗戰勝利的地方,於1947年毀於戰火,僅剩主碑及半塊殘碑。2014年在開源森林公園河上街古鎮景區內,依文圖資料據原樣復建而成,並免費對外開放。

受降亭 主碑
受降亭 攘夷頌
受降亭 受降記

歷史[編輯]

抗日戰爭勝利後,漯河作為全國的15個受降點之一的第五受降區,於1945年9月20日,由第五戰區總司令劉峙,在漯河山西會館(現在的漯河二中院內)接受了日軍中將司令官鷹森孝第12軍的投降。在漯河商會的主持下,漯河民眾自發捐建受降亭。主碑「受降亭」三字由戴季陶題寫,碑文《攘夷頌》、《劉司令長官郾城受降記》分別由國民政府司法院長居正、監察院長于右任執筆。[2]

1945年12月,受降亭在漯河火車站南側花園建成。

1947年原亭毀於戰火,亭內4塊石碑流失。

1982年,原漯河市文化館副館長陳國興,在100多米遠的軍供站院內發現了主碑;後來,他又在民間找到大半塊于右任題寫的「受降亭記」碑。

2012年,河上街古鎮景區開始建設,該景區展現漯河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的,抗戰受降的這段歷史,也納入景區建設中,其中包括重建受降亭。

2014年5月1日,新受降亭落成,周邊還建有抗戰紀念館、愛國主義主題影院、紀念廣場、受降廣場牌樓等。[3]

參考文獻[編輯]

  1. ^ 河南漯河系二战日军受降点 受降亭现修复成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202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3). 
  2. ^ 受降亭旧址. 漯河史志檔案信息網. [202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3). 
  3. ^ 漯河受降亭重生记. 中國軍網. [202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