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區博物館

座標46°45′0″N 82°58′32″E / 46.75000°N 82.97556°E / 46.75000; 82.9755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塔城地區博物館
塔城地區博物館在北疆的位置
塔城地區博物館
在北疆的位置
成立2005年
地址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塔城市
坐標46°45′0″N 82°58′32″E / 46.75000°N 82.97556°E / 46.75000; 82.97556
類型綜合博物館
規模8080件(套);珍貴文物49件(套)

塔城地區博物館,即塔城紅樓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唯一的綜合博物館。[a][1]坐落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城紅樓內。2020年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塔城地區博物館成立於2005年,2006年遷到塔城紅樓內,總展廳面積1789平方米。設常設展《塔城地區歷史陳列》《風雨彩虹 塔城愛國歷史教育陳列展》等。截止2021年,塔城地區博物館擁有館藏文物近8080件(套),其中包括紅衣四口陶壺在內的珍貴文物有49件(套)。

建館歷史[編輯]

地圖
塔城地區博物館

2005年,塔城地區博物館正式成立。館址位於塔城市團結路文化中心,建館之初,塔城地區博物館在文化中心二樓建有約300平方米的展廳。展覽包括塔城地區歷史文化和塔城地區民族民俗基本陳列。[2]

2006年初,中國共產黨塔城地區委員會塔城地區行政公署決定對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城紅樓擴建和修繕。修繕完畢的塔城紅樓改做塔城地區博物館使用,並命名為塔城紅樓博物館。塔城紅樓博物館擁有1789平方米的總展廳面積,分為上下兩層。另有負一層的500平方米文物庫房。2008年3月31日,塔城紅樓博物館正式開館。同時期,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2008年7月,博物館更名為塔城地區博物館。彼時,塔城地區博物館推出三個歷史陳列,分別是《塔城地區歷史文物》《和諧家園》《風雨彩虹——塔城愛國歷史教育陳列展》。2016年,塔城地區文物局對博物館再次進行修繕,並在2017年,對《風雨彩虹——塔城愛國歷史教育陳列展》重新進行陳列。2018年,塔城地區博物館再次對外開放。[3][2]2020年,塔城地區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定位國家三級博物館[4]

主要陳列[編輯]

塔城地區歷史文物陳列

塔城地區歷史陳列[編輯]

《塔城地區歷史陳列》是塔城地區博物館常設展之一,展出面積近600平方米。以塔城地區社會歷史發展為線索,分為八個個部分。[2]

《塔城地區歷史陳列》以實物陳列為主,展出包括新疆目前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的駱駝石舊石器遺址出土的文物,到隋唐時期開始在塔爾巴哈台山出現的草原石人復原,再到準噶爾汗國政治中心之一——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之照片,以及清政府在同治新疆回變後,重新修建塔爾巴哈台城(綏靖城)的重建塔爾巴哈台綏靖城碑。另外,塔城地區博物館還展出了衛拉特信仰的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金、銅佛像。[2]

風雨彩虹 塔城愛國歷史教育陳列展

風雨彩虹 塔城愛國歷史教育陳列展[編輯]

《風雨彩虹 塔城愛國歷史教育陳列展》同樣是塔城地區博物館的常設展,展出面積近900平方米.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熱血塔城愛國魂」和「英雄塔城興國志」。[2]陳列展通過實物、圖片、油畫、雕塑、景觀等形式再現部分塔城重大歷史事件。[5]展出內容包括《蒙古-衛拉特法典》的頒佈、土爾扈特東歸、東北抗日義勇軍歸國等在塔城地區發生的歷史事件情景復原,以及土爾扈特部核心人物策伯克多爾濟、支援抗日的巴什拜·喬拉克·巴平、共產主義先驅杜別克·奴爾塔扎·夏勒恆巴也夫、建設塔城的趙劍鋒、為國捐軀的孫龍珍等歷史人物的故事、遺物。[2]

重要文物[編輯]

塔城紅樓博物館館藏的紅衣四口陶壺

截止2021年,塔城地區博物館擁有館藏文物近8080件(套),其中珍貴文物49件(套),包括6件國家一級文物,21件國家二級文物,22件國家三級文物。[1][2]紅衣四口陶壺被媒體和民眾視為是塔城地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6][7]

紅衣四口陶壺[編輯]

紅衣四口陶壺是從塔城市二工鎮下喀浪古爾村採集而來。陶壺是約為公元前800年的產物,為手工製作夾砂紅陶。體型巨大,高36厘米。圓口稍敞,口為平沿、短領、歇肩,口徑16厘米有餘。陶壺鼓腹下斜,為平底,最大腹經46厘米,底徑15厘米。在陶壺肩部有三個小口,小口直領,口徑7厘米。陶壺表面經過打磨並裝飾有紅色陶衣,頸肩交界處有成圈的附加堆紋。[2]

紅衣四口陶壺為國家一級文物,保存較為完整,是已發現器型較大的四口陶壺。紅衣四口陶壺為古人存放糧食或酒的容器,也可能是用於祭祀的陳設品。[7][2][6]

社教與文保成果[編輯]

自2012年起,塔城地區博物館時常組織開展流動展覽,將博物館展覽帶進社區、鄉鎮村、學校、邊遠山區、軍營等。流動展覽包括《草原文明縮影》《奇特的文化遺蹟—神秘的塔城岩刻畫藝術》《塔城老建築》等。[3]如遇春節等傳統節日,塔城地區博物館會開展「迎新春,猜燈謎,送春聯」「各民族齊聚一堂品年味,賞年俗」等活動。[8]

國家文物局重點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塔城地區博物館金屬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對塔城地區博物館館藏的部分文物的修復提供了資金等方面的支持,所修復文物包括明代鎖子甲、清代頂戴花翎等。[9][10][11]

圖庫[編輯]

註釋[編輯]

  1. ^ 截止2021年的信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塔城地区博物馆. 全國博物館年度報告信息系統. [202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3).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塔城地區博物館編; 張廣然總主編; 錢克平,羅寧攝影. 塔城地区博物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22: 14–16; 18; 19–20;30–53; 69–82. ISBN 978-7-5010-7112-8. 
  3. ^ 3.0 3.1 錢克平. 塔城地区博物馆展览现状分析. 文藝生活·文海藝苑. 2016, (08): 253. 
  4. ^ 打卡好去处! 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发布. 中國經濟網. 2020-12-22 [202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9). 
  5. ^ 邢曉月. 塔城地区博物馆重新开馆. 天山網. 2018-04-13 [202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2). 
  6. ^ 6.0 6.1 说红楼 道红楼. 新疆人文地理. 2015, (4): 92–97. 
  7. ^ 7.0 7.1 趙梅. 全疆各地博物馆晒“镇馆之宝”. 天山網. 2021-05-19 [202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8). 
  8. ^ 代姣美. 不见不散!地区博物馆延长展览时间. 塔城日報 (第03版:要聞). 2022-01-28 [202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2). 
  9. ^ 趙梅. 新疆博物馆完成118件(套)文物修复. 人民網. 2021-03-24 [202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0). 
  10. ^ 牛功青. 新疆塔城地区博物馆藏明代锁子甲的保护修复. 大眾考古. 2021, (1): 34–36. 
  11. ^ 牛功青. 新疆塔城地区博物馆藏清顶戴花翎的科技分析与保护修复. 吐魯番學研究. 2022, (2): 147–152+156. doi:10.14087/j.cnki.65-1268/k.202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