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朱至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朱至漶(1581年—1647年)[1][2][3][4],字敬一,華陽安惠王朱奉鈗嫡長子,後襲封。[5][6]或誤作朱至潓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封長孫。三十年(1602年)改封長子。四十年(1612年),朱奉鈗薨。四十三年(1615年)襲封。[5]四十七年(1619年)十月,捐俸祿三千兩助軍餉。[7]

天啟三年(1623年)十二月,明熹宗因為朱至漶在蜀藩中居別城澧州,地近蠻洞,賜朱至漶特敕以鈐束諸宗室。[3]

明朝末年,四川大亂,崇禎十六年(1643年)三月,闖王李自成農民軍將領「老回回」馬守應攻陷澧州,朱至漶出逃。[6]次年(1644年),明朝滅亡,餘部建立南明聯闖抗清,朱至漶回到澧州。

隆武元年(1645年),朱至漶依附都督李應祥的孫子指揮李元亮[6]隆武帝鑄一枚銅製「華陽王鎮撫司之印」,印章的背面右側刻有「隆武二年五月初八日給王臣」,左側刻有「華陽王鎮撫司之印禮部造」,可證隆武帝將錦衣衛下屬的鎮撫司交給了朱至漶。

清軍攻陷九溪,朱至漶與李元亮一同被俘。永曆元年(1647年)解送北京,途經武昌時去世,[5]被僧人葬於鸚鵡洲。王妃李氏,回到華容母家,守節直到去世。長子(郡王子輩繼承人)朱平解送北京後遇害。[6]

參考文獻[編輯]

  1. ^ 朱至漶. 自序. 韻譚. 1618. 萬曆戊午七月既望華陽王敬一漶書於愛蓮居 
  2. ^ 朱至漶. 卷六·楊錫《奉和華陽國主榮壽四袠二律》. 韻譚 (PDF). 1618. 壬戌誕逢庚戌月,華陽仙遇澧陽樓 
  3. ^ 3.0 3.1 《大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二》
  4. ^ 《明史》《南明史》作「朱至潓」
  5. ^ 5.0 5.1 5.2 《明史》卷一百一·表第二·諸王世表二
  6. ^ 6.0 6.1 6.2 6.3 錢海岳《南明史》卷27·列傳第3·諸王一
  7.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八十七》
前任:
父安惠王朱奉鈗
明華陽國國王
1615年-1647年

原因:清朝廢除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