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長孺,號可齋,原籍懷州覃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沁陽市附近)。南渡後客居嘉興(今浙江省嘉興市)。南宋末年大臣,宋理宗時參知政事。北宋末年宰相李邦彥曾孫。「浪子」李邦彥庸才具位,李曾伯與他不同,精通軍事,很有實績。

紹定三年(1230年)李曾伯知襄陽縣。歷任濠州通判軍器監主簿、鄂州通判兼沿江制置副使司主管機宜文字。轉任度支郎官,授左司郎官。嘉熙元年(1237年)為沿江制置司參議官。嘉熙三年(1239年)轉任江東轉運判官、淮西總領兼督視行府參議官。嘉熙四年(1240年)擔任右司郎官、太府少卿、太府卿淳祐二年(1242年)轉任淮東制置使兼淮西制置使、知揚州。宋理宗下詔讓他軍事便宜行事,李曾伯上疏奏三事:答天心、重地勢、協人謀。請求邊餉貴於廣積,將才貴於素儲。奏請加強兩淮水上戰備。入朝任華文閣待制、寶章閣直學士、進擢權兵部尚書。淳祐六年(1246年)落職予祠。淳祐九年(1249年)建請守邊五事。改知靜江府、廣西經略安撫使兼轉運使。淳祐十年(1250年)為京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兼湖廣總領。減免襄陽新復之地稅三年,進龍圖閣學士。寶祐元年(1253年)授四川宣撫使。寶祐二年(1254年)賜同進士出身,進資政殿學士、參知政事。改湖南安撫大使、知潭州兼節制廣南。開慶元年(1259年)進觀文殿學士,後被賈似道所嫉,革職。景定五年(1264年)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事功顯著,為南宋當時名臣。他與賈似道同任邊帥,留心軍事,主張抗元,對鞏固邊防有很多建樹。所作詩詞才氣縱橫,詞多長調,頗受辛棄疾詞風影響,不作綺艷語。寫景抒情,感慨身世,常能用平淡的語言寫出深遠的意境,頗耐人尋味。他的詞多達九卷,著有《可齋雜稿》、《可齋類稿》。

《水調歌頭·甲寅壽劉舍人》:

序正象占琥,吉葉夢維熊。身隨金粟出世,香滿小山叢。鐵券丹書家世,朱閣青氊步武。名字在堯聰。鵰鶚健雲翮,聊爾待西風。功名事,書劍裏,笑談中。江濤滾滾如此,天豈老英雄。先我甲庚三日,伴子春鞦韆歳,何幸舉樽同,歌以壽南澗,願學稼軒翁。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20》,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文獻[編輯]

  • 《宋史·列傳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