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錄(1927年3月15日—2022年12月20日),籍貫河北隆堯,中國石油工業專家,195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石油系。是大慶油田遼河油田勘探開發的先驅者和領導者之一。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工業部)一等獎等。曾任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副指揮[1]兼鑽井總工程師[2],遼河石油勘探局總工程師兼副局長[2]中國石油學會常務理事[3]、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石油工業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

人物生平[編輯]

中學畢業於河北國立中學。195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石油系,畢業後曾在四川、大慶,遼河油田工作30多年;1954年-1959年12月任四川石油管理局工程師。1955-1957年在蘇聯古比雪夫油田工作從事定向井、叢式井鑽井。1960年1月任大慶石油會戰二探區主任工程師,1961年1月任大慶石油會戰鑽井指揮部副指揮兼總工程師[2],1965年5月任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副總指揮[1];1973年4月-1990年任遼河石油勘探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2]。中國石油學會常務理事[3]

作為中國第一代石油工業的拓荒人,是大慶石油會戰[1][2]、遼河石油會戰的重要指揮者和領導者之一[2]。同時組織過80多台鑽機、上萬人的石油大會戰,完成了大慶第一口超深井—松基六井的鑽探任務,1960年-1965年間,在大慶油田親自組織指揮打了3000多口井;領導先後完成了35部中型鑽機電動化改造;研製成功氣動下灰車並全部應用;研製成功了千米刮刀鑽頭;指導用3200型鑽機打成了一口4200米的超深井;打成了三一井(即一個鑽頭、一天打1000米);組織1202和1205兩個鑽井隊雙雙年進尺超過10萬米大關,創世界鑽井隊年進尺最高記錄;研究推廣使用密閉取心和油基泥漿取心;推廣應用鑽機整體搬遷等多項新技術,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2]。領導指揮應急成功處置特大井噴事故,包括1961年大慶南1-35井,啦71井,1969年遼河「黃五井」,1970年4月遼11井,1972年遼河興213井,1974年四川合川等。

精通英語、俄語,借鑑國外石油鑽探的先進技術,在大慶組織編寫了鑽井業務崗位責任制。1973年領導打成了遼河油田第一口定向井-興235井,大量引進國外打定向井、叢式井、水平井的全套設備、儀器與技術,定向井、叢式井得以大面積推廣,到1996年底共打定向井8235口,數量居全國之首。 負責《優選參數鑽井技術攻關研究》項目,獲三委一部國家科技攻關進步獎和省級科技一等獎。在遼河總結推廣了三大鑽井技術,其中長筒取岩心等八項技術被推廣到全國各油田,獲石油工業部一等獎。負責承擔「七五」國家重點科研攻關項目「保護油層防止油層污染的鑽井完井技術」[2]。榮獲「石油工業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稱號[2],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黑龍江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黑龙江省志第十六卷石油工业志.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8: 319–320. ISBN 7-207-00988-7.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歲月流金》編委會. 岁月流金: 记石油科技专家(二). 石油工業出版社. 1998: 160–167. ISBN 978-7-5021-2261-4. 
  3. ^ 3.0 3.1 白雪岩主編. 中国专家人才库. 人民日報出版社. 1999: 231. ISBN 7-80153-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