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滬江浸會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滬江浸會堂

滬江浸會堂的正式名稱為大禮堂與思魏堂(Auditoriumand and White Chapel),是滬江大學的校內專用教堂,為慶祝該校建校30周年而建。1936年初,滬江大學作出決議,為紀念第二任校長魏馥蘭博士(Francis John White,1870年-1959年),感謝他為滬江大學的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募建思魏堂,上層為禮拜堂(滬江浸會堂),下層設教會辦公室、教員休息室,並在此舉行30周年校慶活動。大禮堂與思魏堂為聯體建築,平面呈L形,其中大禮堂為東西向,可容納1200人,思魏堂位於大禮堂的東北側。1936年9月,舉行奠基儀式。整座建築於1937年5月全部竣工,外觀為後羅馬風格,清水紅磚外牆,是滬江大學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建築費共2.21萬美元[1]

抗戰勝利後,滬江大學師生返校。1946年11月23日,在大禮堂與思魏堂隆重慶祝建校40周年。1949年2月,滬江校董會常務委員會決議,將大禮堂也命名為「思魏堂」(White Chapel and Auditorium)。

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後,滬江大學校園劃歸上海機械學院,思魏堂成為教工俱樂部。1956年9月23日,龍捲風襲擊上海,思魏堂受損嚴重。 1957年經修繕後,仍用作教工俱樂部。

現為大禮堂。1994年,此樓與原圖書館一起列入上海市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築名錄。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