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溧陽市光華高級中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溧陽市光華高級中學
地址 中國江蘇省溧陽市
類型公立
建校日期2005年
校園溧陽市溧城鎮燕鳴路8號
學校網址http://www.ghzx.com.cn/

溧陽市光華高級中學是隸屬於江蘇省溧陽市的一所普通高級中學。學校位於溧陽市溧城鎮燕鳴路8號,佔地面積120餘畝,截至2019年,設有39個班,在校學生1850餘人,教職工300餘人。

歷史沿革[編輯]

  • 1939年7月,新四軍進入溧陽後組建的抗日進步群眾組織「光華社」被國民政府江南行署下令取締解散,隨即原「光華社」成員密議創辦一所學校作為抗日活動基地。籌建工作由在國民溧陽縣政府任職的周宗姬等人執行,實則受新四軍秘密領導,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陳毅將校名定為光華中學,取「光復中華」之意。[1][2]

早在1938年初把天保即在河心(今屬社渚鎮孔村)開辦「光華補習班」,1939年4月因日軍威脅北遷至椏溪東陵(今屬上興鎮湯橋村)開辦私立「光華中學」,1939年11月東陵的光華中學改為光華中學東陵分校,聘把天保為分校主任,主持分校事務。1939年12月東陵分校遷至高淳縣境內的椏溪港,改名為高淳縣私立國華中學(今高淳椏溪中學前身)。

  • 1939年8月24日,光華中學開課,周宗姬任首任校長,校址在仙麓鄉新昌村(今崑崙街道新昌村)蔣氏宗祠永思堂。1940年2月,為擴展學校校舍增借房姓祠堂。
  • 1942年4月,遵照戰時教育條例定名「溧陽私立光華臨時初級中學」。1943年8月增設高中部。
  • 1943年10月至1944年2月,受日軍入侵停辦4個月。1944年12月至1945年12月,受汪偽軍襲擾停辦1年。
  • 1945年12月1日,遷至溧陽城復校,借西門彭氏宗祠為校舍暫恢復初中部,1946年2月又遷至溧城古道巷原陳夕坤住宅,增設高中部。
  • 1947年7月,停辦高中部,高中生轉至江蘇省溧陽中學
  • 1956年8月,改為公辦學校,定名溧陽縣第一初級中學
  • 1958年8月,撤銷溧陽縣第二初級中學(原私立同濟初級中學)併入本校。
  • 1958年9月,更名為溧陽縣師專附中。1959年8月,更名為溧陽縣第二初級中學。1961年8月,學校改民辦,定名溧城鎮初級中學
  • 1968年9月,溧城初級中學併入溧陽縣中學(1949-1956年稱溧陽縣初級中學,校址現為溧陽賓館),原校址改辦溧陽繅絲廠。次年2月溧陽縣中學併入江蘇省溧陽中學(校址現為實驗初中),並改名為溧陽縣中學。
  • 1972年春,徵用北門外鳳凰墩墳田荒地(今為溧陽市平陵高級中學校址,崑崙南路216號)重建溧城中學,1973年春季開學,定校名為溧陽縣第二中學
  • 1975年,增設高中部。
  • 1984年8月,學校恢復光華中學校名。次年4月舉行復校典禮,原國防部長張愛萍題詞:「功業千秋,遺愛萬代」,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親書校名。江蘇省省長惠浴宇、著名校友史維祥強瑞春被聘為名譽校長。
  • 1990年12月,溧陽縣改市,校名改為溧陽市光華中學
  • 1993年,學校被確立為溧陽市重點中學,改名溧陽市第一中學
  • 1999年秋,再次恢復溧陽市光華中學校名。
  • 2004年4月,被評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
  • 2005年10月,拆分為溧陽市光華高級中學溧陽市光華初級中學,高中在鳳凰墩原址辦學,初中遷至原址南側的原電大校址(北河沿31號)辦學。
  • 2008年,轉評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 2016年9月,溧陽市第三中學高中部停止招收新生,併入光華高中。2018年光華高中燕山部終止辦學,拆除校舍。
  • 2019年9月,整體遷至燕山新區新校區(燕鳴路8號)。

歷任校長[編輯]

  • 周宗姬(1939年-1942年)
  • 謝彭年(1943年)
  • 王浩然(1944年-1945年)
  • 周宗姬(1945年-1950年)
  • 周雨澆(1950年-1956年)
  • 相漢坤(1956年-1961年)
  • 狄瑞麟(1961年-1965年)
  • 芮之興(1965年-1969年)
  • 狄瑞麟(1973年-1986年)
  • 李國雄(1986年-1990年)
  • 費法新(1990年-1995年)
  • 彭志良(1995年-1997年)
  • 唐建新(1997年-2004年)
  • 劉志偉(2004年-2016年)
  • 鄭宇明(2016年至今)[3]

知名校友[編輯]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