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打洋鬼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炮打洋鬼子,在山東稱炮轟洋毛子大炮打洋人洋炮專打鬼子兵,在邯鄲稱為抗日棋[1][2]中國打日本[3]河南唐河縣稱為狼吃羊,其他地有鬼子大炮大炮轟小兵小兵擺大炮大炮攻小兵等稱呼,是流傳於山東河北邯鄲、河南一帶的兩人棋類,擺設類同狼吃小孩兒長毛圍官兵,但吃法不同[4][5]

棋具[編輯]

  • 棋盤為五橫五豎的橫縱線交叉,組成共二十五個棋點。
  • 分為兩方:
    • 洋人方:有十五枚稱為洋人的棋子。
    • 大炮方:有三枚稱為大炮的棋子。

棋規[編輯]

  • 初始佈置為洋人棋子皆放離己方最近的三橫線;大炮棋子放在己方最近的底橫線與第二、三、四縱線的交點。
  • 一人一著。
  • 每回合大炮方能選擇以下兩種行動之一:
    • 移子:沿線一步至空棋點。
    • 吃子:沿線直走正好兩格至敵棋處,不得越子,並將該敵棋移除遊戲。
  • 每回合洋人僅能沿線一步至空棋點。
  • 大炮方以消滅洋人所有棋子獲勝。
  • 洋人方以讓所有大炮棋不能移動獲勝。

參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