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狂人之鼓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30年初版《狂人之鼓》封面

狂人之鼓》(英語:Madman's Drum)是美國作家林德·沃德的第二部無字小說,於1930年出版,包含118頁木雕版畫,講述奴隸販子在非洲為奪取魔面鼓謀殺其主後對他和家人產生嚴重後果的故事。

沃德於1929年推出無字小說處女作《上帝之人》,與前作相比,《狂人之鼓》更顯雄心勃勃:人物刻畫更加細緻入微,情節更龐大複雜,對社會不公的控訴更加強烈。沃德使用各種雕刻工具,確保畫作細節更精準,使用象徵主義手法和誇張的面部表情呈現情節和情緒。

作品面世後獲得普遍好評,與《上帝之人》的成功一起促使出版商發行更多無字小說。1943年,心理學家亨利·默瑞選中《狂人之鼓》的兩幅畫作納入人格特質主題統覺測驗。評論認為,《狂人之鼓》表現不及前作,沃德大幅精簡下一部無字小說《野外朝聖》。

內容簡介

[編輯]

奴隸販子在非洲殺死當地人,偷走對方的魔面鼓,沒想到此舉導致全家遭到詛咒。他很快發家致富,為家人買下豪宅,把魔面鼓和之前殺人的劍放在其中展示。教訓擅自演奏魔面鼓的兒子一頓後,奴隸販子要求孩子好好學習,但他本人在返回非洲的海途中遇難。

兒子努力學習,沒有沾染同齡人的各種惡習。他放棄起初信仰的宗教,母親被他扔掉的十字架絆倒並刺死。男孩長大後成為知名科學家,娶妻後生下兩個女兒,但對待家庭冷漠而疏遠,家人一個接一個地離他而去:夫人與音樂家有染後喪命;女兒因組織工會活動的男友遭人陷害後被處絞刑陷入抑鬱;另一個女兒愛上的男子卻把她當成妓女。失去所有的親人導致男人陷入瘋狂,他背上魔面鼓,與附近遊蕩多年的笛手一起演奏。

背景

[編輯]

林德·沃德(Lynd Ward)於1905年生於芝加哥[1],父親哈里·沃德Harry F. Ward)是循道宗牧師、社會活動家兼美國公民自由聯盟首任主席。林德所有作品都體現出父親對社會不公的看法。[2]他很小就對美術感興趣[3],曾向中學和高校報紙提供圖片和文稿[4]

法朗士·麥綏萊勒的《太陽》是沃德接觸的第一本無字小說

1926年取得美術本科學歷後[5],沃德與作家梅·麥克尼爾May McNeer)喜結連理,兩人在歐洲度蜜月,而且一去就是一年多[6]。沃德用一年時間在德國萊比錫學木刻,在此期間接觸德國表現主義繪畫和比利時木刻版畫家法朗士·麥綏萊勒無字小說太陽》(Le Soleil[7]。返回美國後,沃德成為自由職業者,以創作插畫為主。1929年,他在紐約看到德國畫家奧托·努克Otto Nückel)唯一的無字小說《命運[8],作品風格明顯受到麥綏萊勒影響,但畫面信息更龐大,講述某妓女的生與死[5]。沃德看過《命運》後頗受觸動並投入創作,於1929年推出無字小說處女作《上帝之人[8],《狂人之鼓》緊隨其後。沃德感覺《上帝之人》不夠獨特,希望新作能夠改善並進一步發掘無字小說的潛力。[9]

出版史

[編輯]

《狂人之鼓》包含118幅大小不一的黑白木刻版畫[10][11],其中最小的10.2×7.6厘米,最大的13×10厘米[10]。1930年10月,開普和史密斯公司(Cape & Smith)出版本書的商業版和豪華版[12],其中豪華版有作者簽名,限量發行309本[13]。同年,喬納森·開普(Jonathon Cape)發行本書的英國版。2002年,《狂人之鼓》經國書出版社(国书刊行会)推出日版,2005年再經多佛出版社Dover Publications)回歸美國發行獨立版本。[14]1974年的合集《不用言語講故事的人:林德·沃德的木雕版畫》(Storyteller Without Words: The Wood Engravings of Lynd Ward)收錄《狂人之鼓》[14];2010年美國圖書館出版社Library of America)發行,漫畫家亚特·史畢格曼Art Spiegelman)主編的合集《林德·沃德:六部木刻小說》(Lynd Ward: Six Novels in Woodcuts)也不例外[15]。作品的原始木刻如今屬哥倫比亚特區喬治城大學約瑟夫·馬克·勞因格紀念圖書館的林德·沃德收藏[16]

風格與分析

[編輯]
《狂人之鼓》的創作工具種類遠多於前作:多種着色工具刻畫天上的平行線條,圓形工具描繪樹上的有機紋理

與《上帝之人》相比,《狂人之鼓》更顯雄心勃勃,人物刻畫更細緻入微,情節更龐大複雜。書中有更明顯的極左政治立場,如主角妹妹的男友信仰共產主義並因此被處極刑。[17]沃德本人多年後表示,雖然故事背景「至少是在一百年前……顯然發生在異國他鄉」,但「幾乎任何時代和地點」都能遇到類似情境和人物[18]

書中採用多種線條和紋理,細節比《上帝之人》更豐富。沃德使用各種雕刻工具創作,如多種着色工具刻畫大量平行線條,圓形雕刻工具描繪有機紋理。[19]大量人物用面部及衣着上的細節區分,例如主角的鷹鈎鼻和後退的髮際線,妻子的方格花紋連衣裙[20]

書中採用擴張的面部表情表現諸如怨恨、恐懼在內的多種情緒[21]。沃德大量使用象徵主義表現手法,如年青女子戴花代表純潔,她失身的男子所穿背心有許多花朵裝飾[10],他房子的灰泥也顯示出花卉圖案,還有公雞形狀的風向標[20]。法國漫畫作家傑羅姆·勒格拉丁(Jérôme LeGlatin)認為,書名中的「狂人」可以理解成鼓上裝飾的笑臉圖案、馴服的非洲人、奴隸販子甚至作者本人[22]

評價和影響

[編輯]

《狂人之鼓》1930年面世後獲得普遍好評[23],但銷量不及《上帝之人》[18]。兩部作品的成功促使美國出版商發行更多無字小說,例如1930年再版的《命運》及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作者推出的作品[24]。不過,無字小說的流行時間不長[25],除麥綏萊勒和沃德外,極少有人作品超過一部[26]。沃德的無字小說銷量也一部不如一部,1940年他曾考慮創作第七部,但最終沒有落實[27]。1943年,心理學家亨利·默瑞(Henry Murray)選中《狂人之鼓》的兩幅畫作納入人格特質主題統覺測驗[24]

伯林頓雜誌》(The Burlington Magazine)1931年發文,認為《狂人之鼓》實驗失敗,畫作品質不均,而且不像《上帝之人》那樣還有章節標題的文字引導,導致情節難以理解[28]。史畢格曼認為小說表現低迷[29],沃德專注於充實人物並塑造複雜情節之舉導致故事難以維繫。在他看來,書中畫作優劣參半,雖然內容更豐富,但雕刻更精細的圖像卻「更難理解」,[17]主角夫人的死和其他關鍵情節處理模糊不清,難以解讀。史畢格曼認為,沃德1932年推出的下一部無字小說《野外朝聖》(Wild Pilgrimage)比前作大幅精簡,擺脫情節泥沼。[30]傑羅姆·勒格拉丁宣稱《狂人之鼓》是沃德的首部傑作,「在每次失誤中(取勝),每次失敗中(成功)」,擺脫《上帝之人》中受到的限制[22]

參考資料

[編輯]

腳註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