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構造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構造期
新生代 新近紀(第四紀 全新世 新構造期
更新世
喜馬拉雅構造期
上新世
新近紀
中新世
古近紀 漸新世 華北構造期
始新世
古新世 四川構造期
中生代 白堊紀
燕山構造期
侏羅紀
三疊紀 印支構造期
古生代 二疊紀
天山構造期
石炭紀
泥盆紀
祁連構造期
志留紀
奧陶紀
寒武紀
震旦構造期
新元古代 埃迪卡拉紀 震旦紀
成冰紀
南華紀 南華構造期
青白口紀 青白口構造期
拉伸紀
中元古代 狹帶紀 薊縣紀 薊縣構造期
延展紀
蓋層紀 長城紀 長城構造期
古元古代 固結紀
造山紀 呂梁構造期
層侵紀
成鐵紀
新太古代 五台構造期
中太古代 阜平構造期
古太古代 遷西構造期

祁連構造期,簡稱祁連期,是中寒武世早泥盆世(5.13-3.86億年前)之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祁連運動或稱祁連事件

概念的提出和演化[編輯]

由於在祁連期,在歐美地區發生了加里東運動,因此長期以來,中國地質學界移用加里東運動之名稱呼早古生代中國及周邊地區的構造運動。其他名稱還有廣西運動江南運動曲靖運動等術語。由於構造運動一般都是以該時期最主要的構造活動的發生地點來命名的,因此萬天豐(2004)建議以祁連運動(李康等,1962)來代替上述這些術語。

構造活動[編輯]

祁連運動其實並不是單一的構造運動,而是一系列的構造運動。由於年代久遠,地層保存不完整,古地磁等的測定誤差較大,因此現在還難於進一步區分其間的各次構造運動。

祁連期構成後世中國大陸的各地塊處於高度離散狀態,根據目前的研究,當時整個中國大陸分屬於至少37個地塊,此外尚有一些更小型的地塊未計算在內。按其構造運動、古生物、古地磁等的特徵,可以把這37個地塊分成五個構造域,即親西伯利亞構造域中朝構造域西域構造域親揚子構造域親岡瓦納構造域。不同的構造域內的地塊,在祁連運動中的表現是不同的。

具體來說,親西伯利亞構造域地塊、西域構造域地塊和親揚子構造域地塊在祁連期有比較明顯的構造活動。其中在奧陶紀的時候,屬於親西伯利亞構造域的阿爾泰地塊準噶爾-東哈薩克斯坦地塊額爾古納地塊和不位於中國的蒙古中部地塊西伯利亞板塊碰撞,它們與西伯利亞板塊之間形成外貝加爾碰撞帶,內部則形成阿爾泰-準噶爾-額爾古納碰撞帶,這是中國各地塊中最早一批合併到歐亞板塊(當時還未形成)之上的地塊。

在祁連期,西域構造域各地塊先後遠離中朝板塊,接近親揚子構造域諸地塊,因此它們古生物、古地磁等的特徵也由原來的親中朝轉為親揚子。奧陶紀至志留紀早期,西域構造域各地塊彼此更加遠離,但在志留紀晚期它們又相互會聚、碰撞,形成祁連-阿爾金碰撞帶,從而拼合成西域板塊

在祁連期,親揚子構造域中的揚子板塊南部(即中元古代以前獨立的湘桂地塊)和華夏板塊也各自獨立地發生了褶皺。華夏板塊在這一時期發生了強烈的岩漿侵入,從而形成了統一的結晶基底

與此同時,中朝構造域的中朝板塊僅有微弱的變形,說明幾乎沒有受到祁連運動的影響。親岡瓦納構造域的各地塊,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說,也幾乎不受祁連運動的影響。

地應力特徵和古地塊位置[編輯]

祁連期地應力的主應力方向,按今天的方向來說,在阿爾泰-準噶爾-額爾古納碰撞帶的西段為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向東逐漸轉為北南走向,到東段則呈北北西-南南東走向;在西域板塊內部是北南走向至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在揚子板塊南部是北南走向;在華夏板塊內部是東西走向。後二者主應力方向的不同,明確地說明了揚子板塊和華夏板塊在早古生代還不可能拼合在一起。

經復原,祁連期構成後世中國大陸的各地塊均位於南半球,而且大致呈東西向排列。

對現代地貌的影響[編輯]

祁連期形成的阿爾泰-準噶爾-額爾古納碰撞帶和祁連-阿爾金碰撞帶,為後來的構造運動中阿爾泰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的隆起奠定了地質基礎。

參考文獻[編輯]

  1. 萬天豐.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 地質出版社. 2004年6月: 75–98. ISBN 7-116-03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