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沱鄉
外觀
稱沱鄉,是四川省鄰水縣和長壽縣(今重慶市長壽區)共管的一個鄉鎮[1],1954年3月9日全部劃屬長壽縣,為附近貨物之小集散地[2],處長壽、鄰水、江北三縣交界處,又是御臨河河上水碼頭鬧市,素有小重慶之稱[3]。
沿革
[編輯]鄰水縣稱沱鄉沿革
[編輯]- 道光年間鄰水縣有三十六場,其中仁和場、稱沱場均半屬長壽[4]。
- 民國4年(1915年),置稱沱鄉,屬鄰水縣第三保衛區(共5個保衛區)[5]。
- 民國6年(1917年),屬何區不詳(5個保衛區劃為6區)[5]。
- 民國24年(1935年),屬鄰水縣第三區(6區並為3區)[5]。
- 民國29年(1940年),實行新縣制屬,併入御臨鄉[5]。
- 1953年9月4日,復置稱沱鄉,屬第五區(幺灘區)。
- 1954年3月9日,鄰水縣和長壽縣共管的兩個場鎮互相交換,鄰水縣第五區(幺灘區)的稱沱鄉劃歸長壽縣第七區管轄,命名草堰鄉;長壽縣第七區(萬順區)黎橋鄉劃入鄰水縣第六區(九龍區)公所管轄[6][7]。
長壽縣稱沱鄉沿革
[編輯]- 1950年,稱沱鄉屬長壽縣第七區[8]。
- 1953年民主建政,第七區改稱萬順區,稱沱鄉分為稱沱、桂林、沙坪3個鄉。
- 1953年11月9日[6](或10日[9]),長壽縣稱沱鄉第八村四、五、六、七組[6]及第九村一組,永順鄉第七村八、九組,分別劃歸江北縣第十三區大壪鄉和第十二區東山鄉、明月鄉管轄[9]。
- 1954年3月9日
- 1955年,草堰、稱沱、桂林鄉合併為稱沱鄉。
- 1956年,建立10個高級社(萬順區共39個高級社)。
- 1958年,為萬順(區)人民公社的3個管區(共設13個管區)。
- 1961年,建立稱沱人民公社,坪灘大隊劃歸永順公社。
- 1984年,復置稱沱鄉。
- 2003年,併入洪湖鎮。
老橋
[編輯]老橋,位於稱沱場中、南北橫跨流水岩小溪。橋長23.5米、寬4米,系單孔石拱橋。橋中橫臥石龍,龍頭朝逆水伸出橋身,龍尾翹過橋面。建橋年代無考。相傳明代建文帝曾御臨此橋賦詩一首: 『怪石圓圓像個沱,洪河作桿路作索,彎月作鈎星為用,定給皇王稱山河。』 為此,此地稱稱沱場[10]。
區劃
[編輯]稱沱(和平)、偏岩(民主)、超佛(團結)、桂林、李莊、八斗(高峰)、碼頭(新勝)、梯子(太平)、草堰、友誼、長生(高山)11個村
參考資料
[編輯]- ^ 稱沱鄉位於縣城西北,面積38平方公里。轄稱沱、偏岩、超佛、桂林、李莊、八斗、碼頭、梯子、草堰、友誼、長生11個村。15182人。因當地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似馬口形稱沱,故名稱沱場。民國時,以場中小溪為界,南屬長壽,北屬鄰水,皆名稱沱鄉。1954年始併入長壽。鄉因駐地稱沱場得名,距縣城49公里。全鄉系深丘。有耕地16682畝,土多於田。林地6857畝,利用御臨河、大洪河水,可灌田4890畝。主產糧食,併產木、竹、茶等。有公路通縣城等地。重慶市地名領導小組編.《四川省重慶市地名錄》,1986年06月,第191頁
- ^ 「稱沱場鎮,在四川省鄰水縣,為附近貨物之小集散地」,段木干主編,《中外地名大辭典(六至七冊)》,人文出版社,民國70年06月,第4463頁
- ^ 『稱沱場,因該地三面環山,一面臨御臨河,恰如馬蹄形稱沱故名,處長壽、鄰水、江北三縣交界處,又是御臨河河上水碼頭鬧市,素有小重慶之稱。趕場日期為二、五、八。』「長壽縣集市變遷」,冉洪科,《長壽縣文史資料 第8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長壽縣委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編,第66頁
- ^ 道光十五年《鄰水縣志》卷之一市廛,第44頁
- ^ 5.0 5.1 5.2 5.3 四川省鄰水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鄰水縣誌》.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68頁
- ^ 6.0 6.1 6.2 6.3 長壽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長壽縣情資料彙編》.1988.12.長壽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第2-3頁
- ^ 7.0 7.1 7.2 7.3 長壽縣沙坪鄉(即千盞鄉)全部、稱沱鄉第十村的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4個小組劃歸江北縣十二區;稱沱鄉第十村的五、八、九、十等4個小組劃歸江北縣大灣鄉第五村;鄰水縣所轄的稱沱鄉全部劃歸長壽縣第七區;長壽縣黎礄鄉全部及花坪鄉十七村與東風鄉第十村的半個小組劃歸鄰水縣。(1954年3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密字第0098號】批覆)
- ^ 8.0 8.1 「洪湖區概況:洪湖區駐地大洪河位於縣城西北43公里大洪湖畔。東鄰葛蘭區,南界江北縣東山、黃印公社,西接江北縣大灣公社,北靠鄰水縣人和、雷公公社,面積158平方公里。轄4個公社,48個大隊,421個生產隊。……1950年成立第7區,駐萬順場。轄永順、萬順、稱沱、三合4個鄉。1953年民主建政,改稱萬順區,4個鄉劃為12個鄉。1954年萬順鄉的14-17村劃歸鄰水縣,沙坪、黃印、麻柳等村劃歸江北縣,鄰水縣的祖壽堂、中灣、草堰、梅子等村劃歸治內。1955年12個鄉合併仍為萬順、永順、稱沱、三合4個鄉。1956年建立39個高級社。1958年成立萬順(區)人民公社,設13個管區。1961年以鄉建立永順、萬順、稱沱、三合人民公社。萬順區遷大洪河,更名為洪湖區。」;「稱沱人民公社概況:稱沱人民公社駐地稱沱場,位於縣城西北49公里御臨河畔。東鄰萬順和永順公社,西,南面接江北縣黃印公社、大壪公社,北靠鄰水縣幺灘公社,面積38平方公里。轄11個大隊,82個生產隊,3286戶,1510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2人)。漢族。場建於明朝末年,此地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形似馬蹄形稱沱。故名稱沱場。公社以場得名。1949年解放。1951年成立稱沱鄉。1953年民主建政,本鄉分為稱沱、桂林、沙坪8個鄉。同年萬順鄉的祖壽堂、李莊、中灣三個村劃入治內,沙坪鄉劃歸江北縣。1954年鄰水縣的稱沱鄉併入建立草堰鄉。1955年草堰、稱沱、桂林鄉合併為稱沱鄉。1956年建立10個高級社。1958年為洪湖(區)人民公社的3個管區。1961年以鄉建立稱沱人民公社。坪灘大隊劃歸永順公社。公社地勢東西高南北低,最高海拔681米,最低海拔197米。御臨河自北向南流經境內」《四川省地名錄叢書-四川省長壽縣地名錄》,長壽縣地名領導小組編印,1986,第188-198頁
- ^ 9.0 9.1 9.2 9.3 『1953年11月10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將長壽縣秤砣鄉第八村四、五、六、七組及第九村一組,永順鄉第七村八、九組,分別劃歸江北縣第十三區大壪鄉和第十二區東山鄉、明月鄉管轄。1954年3月9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將涪陵地區長壽縣沙坪鄉(即千盞鄉)全部、秤砣鄉第十村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組劃歸江北縣第十二區管轄。秤砣鄉第十村五、八、九、十組劃歸江北縣第十六區大壪鄉第五村管轄。4月13日,第十二區區公所將接收千盞鄉的情況向縣府寫了書面報告:「本區奉縣通知,接受我縣與長壽縣插花飛地,我區於4月6日在長壽七區(萬順鄉)協商妥當,於4月10日在千盞鄉正式接收。其情況如下:原任鄉長敖奇維、幹事黃樂福、文書唐富碧3人全部接收,5月份由我縣供給。村代表以上幹部、鄉政府委員數、男、女、黨,團員數字附表,學校教職員、學生及校具、校產一齊接收(數字附表),教職員5月份由我縣供給」。』,「解放初期江北縣邊界區劃及插花飛地的調整」,楊德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北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江北縣文史資料第6輯》,1991年11月第1版.第67-69頁
- ^ 孫家駟編著.《重慶橋樑志》.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03.第2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