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效衛
外觀
芮效衛(英語:David Tod Roy; 1933年—2016年5月31日)是美國漢學家和翻譯家。
生平
[編輯]芮效衛1933年出生在中國南京,抗日戰爭期間,和弟弟芮效儉跟隨在金陵大學哲學系教書的父親芮陶庵,搬到大西南的成都華西大學。雖然沒有上過正式學校,但是他父親平時會教授詩歌,還從成都當地學校的教師得到其他學科的指導。抗日戰爭勝利後,報考美童公學,在參與十年級幾何考試的當天,中共軍隊也到達了上海。其他學生紛紛退學只剩下16人,父母卻堅定決定留下來。母親安排一位曾經幫助賽珍珠的老先生Zhao Yanan教授兩兄弟中文。
芮效衛1950年返回美國,和費城的叔叔阿姨住在一起。後來賓夕法尼亞大學漢學家卜德接受了他成為門下生並推薦申請哈佛大學。中途被迫退學選擇參加韓戰,被派往日本和台灣,通過抄寫同事的手寫稿中文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戰後回到哈佛繼續完成學業。1967年擔任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和文明教授。
芮效衛最知名的是《金瓶梅》的英文翻譯,1993年完成第一本譯本,由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為完成翻譯還提前退休,1999年辭去教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翻譯中。2001年完成第二本譯本,2012完成最後一本,但不幸被檢測出肌肉萎縮症。2016年5月31日在美國逝世。
參考來源
[編輯]- 美国汉学家芮效卫辞世 曾用30年时间翻译. 人民日報. June 1, 2016 [2016-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9) (中文).
- Link, Perry. The Wonderfully Elusive Chinese Novel.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April 23, 2015 [2016-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1).
- Luo, Junjie. Translating Jin Ping Mei: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of the Golden Lotus and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14, 22 (1): 56–74. doi:10.1080/0907676X.2012.712145.
- Kahn, Harold L., David Tod Roy: An Appreciation, Late Imperial China, June 12,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9月17日)
- Nappi, Carla. (Interview with David Roy). New Books Network. December 2013 [2016-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8).
- Rong, Xiaoqing. My Life: David Tod Ro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March 30, 2014 [2016-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2).
- Schuessler, Jennifer. An Old Chinese Novel Is Racy Reading Still: David Tod Roy Completes His Translation of ‘Chin P’ing Mei’.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8, 2013 [2016-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9).
- Spence, Jonathan. Remembrance of Ming's Past.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June 23, 1994.; online at NYRB China Archive "Remembrance of Ming's Pa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tation, Elizabeth. A Lifetime Fascin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3 [2016-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30).
|journal=
被忽略 (幫助)
外部連結
[編輯]- The David Tod Roy Collec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esburgh Libraries, 聖母大學.
- David Tod Roy, translator of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 1933–20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Chicago News, 8 June 2016.